[实用新型]双层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185.1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俊;陈平;陈国勇;杨密花;汤爱华;刘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贝纳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1/00 | 分类号: | D03D11/00;D03D13/00;D03D1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5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对个人防护的进一步重视,国内在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配备上再近几年有了显著的提升,在消防服的外层面料上,从最初的阻燃棉提升到了现在的芳纶类面料,为消防员在极端爆燃情况下,提供了良好的生命安全保障。从而,如何通过对现有可知的阻燃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组合,以及利用特殊的组织结构来提升面料的隔热性能,也成为目前阻燃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
所述的双层面料,由上层经纱、上层纬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组成,所述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互相交织形成上层织物,下层经纱和下层互相交织形成下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下层经纱在间隔2条或以上的下层经纱后,浮出上层与上层纬纱交织;
下层纬纱在间隔2条或以上的下层纬纱后,浮出上层与上层经纱交织。
采用上述的结构,使面料形成一种中间上下层完全分离,而边缘互相连接的组织结构,具体间隔条数可根据图案大小调整,间隔越多图案越大;
当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与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采用不同材料的阻燃纱线时,由于两种纱线的干热收缩率不同,在面料受到高温灼烧情况下,可产生面料上下层分离的效果,增加面料的空气层,大幅度提高面料的耐高温性能。
如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与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采用不同色彩的纱线,即可在面料的正面形成明显的矩形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上下层的材料,以达到更高的隔热效果,并可根据不同的花型需求调整间隔的纱线数及接结点位置来达到不同的花型需求,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面料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组织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述的双层面料,由上层经纱1、上层纬纱3、下层经纱2和下层纬纱4组成,所述上层经纱1和上层纬纱3互相交织形成上层织物,下层经纱2和下层4互相交织形成下层织物,其特征在于:
下层经纱2在间隔2条或以上的下层经纱2后,如图1示形成变化组织,浮出上层与上层纬纱3交织;
下层纬纱4在间隔2条或以上的下层纬纱4后,如图1示形成变化组织,浮出上层与上层经纱1交织;
采用上述的结构,使面料形成一种中间上下层完全分离,而边缘互相连接的组织结构,具体间隔条数可根据图案大小调整,间隔越多图案越大;
当上层经纱1和上层纬纱3与下层经纱2和下层纬纱4采用不同材料的阻燃纱线时,由于两种纱线的干热收缩率不同,在面料受到高温灼烧情况下,可产生面料上下层分离的效果,增加面料的空气层,大幅度提高面料的耐高温性能。
优选的,上层经纱1和上层纬纱3可采用本质阻燃的芳纶1313为原料,下层经纱2和下层纬纱4可采用本质阻燃的芳纶1414或者宝德纶之类的材料;
如上层经纱1和上层纬纱3与下层经纱2和下层纬纱4采用不同色彩的纱线,即可在面料的正面形成明显的矩形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贝纳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贝纳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1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静电氮气柜
- 下一篇:一种使用非接触式手势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