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0912.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伊曼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G9/26 | 分类号: | A23G9/2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棒冰 生产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生产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
背景技术
冷冻饮品的花色雪糕生产线一直以来都是以标准的插棒系统和拔模系统实现几种标准机棒的插棒和拔模技术,而对于不是标准机棒的棒签无法实现插棒和拔模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长度5cm直径0.3cm的小圆棒无法使用标准的插棒系统和拔模系统,只能通过人工插棒,人工插棒就会产生费时费工的技术问题,使生产成本增加;再者,由于人工插棒工人的手接触食品,会使食品产生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从对长期的一线生产实际经验总结,发明出一种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费时费工、生产效率低和生产食品当中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包括由若干模具单元组成的模具链和由若干夹棒单元组成的送棒链条,所述送棒链条由两个链轮支撑成椭圆形状,送棒链条的下端面贴合于模具链;还包括顺着送棒链条顺时针旋转方向依次设有插棒装置、第一压棒装置和第二压棒装置,所述插棒装置位于送棒链条的圆弧端,所述第一压棒装置位于送棒链条的上端面,第二压棒装置位于椭圆形送棒链条内并与送棒链条下端面接触;所述模具单元与送棒链条下端面的夹棒单元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插棒装置包括推针、驱动推针位移的推棒气缸和与推针对应的装棒盘,所述推针能将装棒盘上的棒子插于送棒链条上。
进一步,所述装棒盘下缘安装有一震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棒装置包括气缸固定架,气缸固定架上固定有一压棒气缸,压棒气缸一端固定有一压棒块并驱动其上下位移,压棒块的一端面能贴合送棒链条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每个夹棒单元上设有一夹棒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从插棒到压棒的全自动化,全程不用工人参与,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了由于工人参与的二次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种全自动棒冰生产线的插棒系统,其包括由若干模具单元11组成的模具链1和由若干夹棒单元21组成的送棒链条2,所述送棒链条2由两个链轮3支撑成椭圆形状,送棒链条2的下端面贴合于模具链1;还包括顺着送棒链条2顺时针旋转方向依次设有插棒装置4、第一压棒装置5和第二压棒装置6,所述插棒装置4位于送棒链条2的圆弧端,所述第一压棒装置5位于送棒链条2的上端面,第二压棒装置6位于椭圆形送棒链条2内并与送棒链条2下端面接触;所述模具单元11与送棒链条2下端面的夹棒单元21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插棒装置4包括推针41、驱动推针位移的推棒气缸42和与推针对应的装棒盘43,所述推针41能将装棒盘43上的棒子插于送棒链条2上;所述装棒盘43下缘安装有一震动气缸44;所述第一压棒装置5包括气缸固定架51,气缸固定架51上固定有一压棒气缸52,压棒气缸52一端固定有一压棒块53并驱动其上下位移,压棒块53的一端面能贴合送棒链条2上端面;所述每个夹棒单元21上设有一夹棒机械手22。
其中,所述模具单元11与送棒链条2下端面的夹棒单元21一一对应,具体为送棒链条2转到与模具链1贴合段时,为了使位于送棒链条2上的棒子准确插入模具单元11中,故模具单元11与夹棒单元21需要一一对应。
再有,所述装棒盘43下缘安装有一震动气缸44,该震动气缸44能将装棒盘43内的棒子松动使棒子向下位移。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链轮3带动送棒链条2转动,插棒装置4将棒子插于每个夹棒单元21,棒子外露于送棒链条2上端面,送棒链条2继续转动,当送棒链条2运动至第一压棒装置5,第一压棒装置5给插于送棒链条2的棒子一个下压力,使棒子外露部分位于椭圆形送棒链条2的内圈,能让棒顺利进入模具单元11,送棒链条2继续转动,转至第二压棒装置6时,第二压棒装置6同样给插于送棒链条2的棒子一个下压力,使棒子插入模具单元11,然后模具链1向前位移带走。
所述的插棒装置4、第一压棒装置5、第二压棒装置6、送棒链条2和模具链1均为同步运动。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伊曼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伊曼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