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穴盘育苗苗床自动灌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80626.2 | 申请日: | 2013-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5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范鹏飞;王秀;姜凯;冯青春;张志强;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育苗 苗床 自动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穴盘育苗苗床自动灌溉装置,具体地是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对育苗苗床均匀、自动灌溉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苗床的灌溉装置多为悬吊式,由悬吊架、悬吊导轨、主行走机构、喷灌装置、随动行走机构和电控系统等部件组成,多用于连栋温室育苗的灌溉。
现有的一种常用的苗床灌溉装置,其是将喷灌机通过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与骨架连接,喷灌机由减速电机和皮带轮驱动,在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上行走,装有喷头的喷杆固定在喷灌机上。
工作时,通过控制设备启动喷灌机,通过横向导轨的移动进行横向育苗的灌溉,然后通过纵向导轨移动喷灌机,进行下一个幅宽的灌溉。喷灌机行走到一定位置时,灌溉接收器接收到灌溉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电磁阀打开或者关闭,进行灌溉或者停止灌溉,当到达横向导轨的一端时,行走接收器接收到行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喷灌机反向行走或者停止。
有上述分析可知,整套苗床灌溉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首先,要有横向的导轨,与此同时,在完成一个灌溉幅宽后,要通过纵向导轨将喷灌机转移到下一个灌溉作业区域,所以还要在横向导轨的一端安装纵向轨道才能完成作业。
其次,由于喷灌装置安装有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导致喷灌装置的自身重量较大,所以固定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的温室骨架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足以支撑,无形中增加了安装成本。实际生产中,有些农户自建的温室或塑料大棚骨架较为单薄,不适合安装此类型的喷灌机。
最后,同一温室内的种苗通常不是单一作物种类,而喷灌机的灌溉幅宽较大,作业时横跨多个苗床,使得每个苗床的灌溉量不能根据作物种类及农艺要求进行调节,造成部分种苗灌溉量偏大,而有的种苗灌溉量不足,影响生长。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型苗床自动灌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的苗床喷灌装置需要安装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这样导致喷灌装置的自身重量较大,固定横向导轨和纵向导轨的温室骨架要有足够的强度才足以支撑,增加了安装成本;且喷灌机的灌溉幅宽较大,作业时横跨多个苗床,使得每个苗床的灌溉量不能根据作物种类及农艺要求进行调节,造成各种苗灌溉量的不均匀,严重影响种苗生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穴盘育苗苗床自动灌溉装置,该移动式穴盘育苗苗床自动灌溉装置包括:
可进行移动的行走单元;
可调节宽度和高度的调节横梁,所述调节横梁架设于所述行走单元上;
用于向苗床穴盘进行灌溉的喷灌单元,所述喷灌单元安装于所述调节横梁上;
用于控制所述行走单元进行移动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位于所述行走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单元包括第一横梁,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滚轮,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上方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调节横梁。
进一步地,在所述立柱上沿高度方向等间距设有固定孔,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调节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横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滚轮移动的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滚轮同轴连接有主动链轮,其它滚轮同轴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与所述从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横梁包括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横梁为方形,其上间隔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横梁为U形,其上设有长槽孔,所述长槽孔和连接孔对应设置,所述螺栓穿过长槽孔和连接孔将第二横梁和第三横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灌单元包括喷头、喷管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悬吊安装于所述调节横梁上,所述喷头安装固定于所述喷管上,所述喷管与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滚轮的位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6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连衣裙
- 下一篇:一种肉用山羊的增肥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