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煤压制模具的成型筒体及型煤压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0430.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同;文光才;陈金华;戴林超;王波;杨慧明;苗法田;刘延保;李建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3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制 模具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进行型煤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所用型煤的压制模具的成型筒体及型煤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为进行型煤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需进行型煤的压制。目前,型煤的压制模具一般由底托、φ50mm整体式成型筒、压棒、以及脱模套筒组成。脱模时,先将底托去掉,然后将脱模套筒放在φ50mm整体式成型筒下面,然后借助外力直接作用于型煤,成型煤样直接掉入脱模套筒内。这种装置虽然实用可行,但存在不足,主要是在型煤压制完成后需要借助外力直接作用于型煤进行脱模,导致已压制成型型煤受到破坏,不能反映型煤的真实物理、力学性质;尤其是型煤压制过程中保压时间较长时,脱模后得不到完整型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型煤压制模具的成型筒体。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煤压制模具,可方便进行脱模,并且能快捷便利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型煤压制模具的成型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构成成型筒体(2),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的接触面上对应设有凸起(3)和卡槽(1),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时,所述凸起(3)卡在卡槽(1)中。
采用该种两瓣式的成型筒体,可以方便取出型煤,不会对型煤造成损坏,破坏其物理结构。并且,在两个半筒体的接触面上设卡槽和凸起,能快捷、便利的将二者组合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能更快捷、便利的将左半筒体和右半筒体扣合在一起,所述左半筒体(2a)的一个接触面上设有V形的卡槽(1),所述左半筒体(2a)的另一个接触面的横截面呈S形,所述右半筒体(2b)的一个接触面上对应左半筒体(2a)的V形的卡槽(1)设有V形的凸起(3),所述右半筒体(2b)的另一个接触面的横截面也呈S形,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时,所述V形的凸起(3)卡在V形的卡槽(1)中,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的S形的接触面的凸部卡在凹部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筒体(2)的内孔的上端孔口扩孔。这样可以方便型煤制作材料和压棒的放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型煤压制模具,包括底托(4)、成型筒体(2)、外套筒(5),所述底托(4)由上部圆柱体和下部底座构成T形,所述底托(4)的上部圆柱体伸入成型筒体(2)的下部,所述外套筒(5)套装在成型筒体(2)外,并且所述外套筒(5)的下端与底托(4)的底座的上表面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筒体(2)包括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构成成型筒体(2),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的接触面上对应设有凸起(3)和卡槽(1),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时,所述凸起(3)卡在卡槽(1)中。
压制时,压棒伸入成型筒体中进行压制,压制完成后,用一个直径大于成型筒体直径,小于外套筒内径的垫块放到成型筒体的上端,用压棒压垫块,便能将成型筒体从外套筒中取出,然后将两半筒体分开,便能轻松取出型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半筒体(2a)的一个接触面上设有V形的卡槽(1),所述左半筒体(2a)的另一个接触面的横截面呈S形,所述右半筒体(2b)的一个接触面上对应左半筒体(2a)的V形的卡槽(1)设有V形的凸起(3),所述右半筒体(2b)的另一个接触面的横截面也呈S形,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扣合时,所述V形的凸起(3)卡在V形的卡槽(1)中,所述左半筒体(2a)和右半筒体(2b)的S形的接触面的凸部卡在凹部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型筒体(2)的内孔的上端孔口扩孔。这样可以方便型煤制作材料和压棒的放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脱模方便,不会损坏型煤的理化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型煤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压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脱模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型煤压制模具主要由底托4、φ50mm成型筒体2、外套筒5、压棒6、垫块7、脱模套筒8等部件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带传动机构潜水电泵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电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