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0386.6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刁仁宏;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通讯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在很多工业施工和作业现场,人员,财物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这涉及到发生意外或自然灾害时,人员的抢救,各种作业设备的维修等的定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常使用的定位方法是GPS定位,或北斗定位系统。这两种定位系统覆盖面积广,通用性强,使其在实际中普通采用。但是也有一些缺点,由于是采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在那些对卫星信号较弱或受到强列干扰的时候这两种定位方法很难奏效,比如山林,遂道内,或者密集水泥建筑区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以解决在特殊环境下难以定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器、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无线射频收发机c和定位识别装置;定位识别装置分别与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无线通讯连接,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还与服务器无线通讯连接;定位识别装置包括无线射频发送模块和处理控制模块,无线射频发送模块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皆包括时钟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中控模块分别与时钟模块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相连。
所述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为基于CDMA无线通讯标准的CDMA无线射频收发模块。
所述无线射频发送模块为基于CDMA无线通讯标准的CDMA无线射频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包括存储芯片和中央处理器,存储芯片为SD卡,中央处理器为龙芯。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RFT3100芯片、主板和RAM存储芯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具有使用三点定位原理,简单有效的完成定位,采用无线信号进行定位可以避免在特殊环境内无法使用,同时由于在系统内部集成了芯片可以进行目标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无线射频收发机的原理图;
图3为定位识别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无线通讯的定位系统,包括服务器、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无线射频收发机c和定位识别装置;定位识别装置分别与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无线通讯连接,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还与服务器无线通讯连接;定位识别装置包括无线射频发送模块和处理控制模块,无线射频发送模块和处理控制模块相连;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皆包括时钟模块、主控模块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中控模块分别与时钟模块和无线射频收发模块相连。所述无线射频收发模块为基于CDMA无线通讯标准的CDMA无线射频收发模块。所述无线射频发送模块为基于CDMA无线通讯标准的CDMA无线射频发送模块。所述处理控制模块包括存储芯片和中央处理器,存储芯片为SD卡,中央处理器为龙芯。所述主控模块包括RFT3100芯片、主板和RAM存储芯片。
定位识别装置一直不停的发送无线信号,同时在无线信号中夹杂有带有身份识别信息和发送时间信息的信号,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分别接收到定位识别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和信号后,通过WIFI无线通信模块将接收的信号和主控模块记录的无线信号接收到达时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这些信息和预先存储好的无线射频收发机a、无线射频收发机b和无线射频收发机c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定位识别装置的现在位置,最终完成定位。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03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