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头点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776.1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B05C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东莞市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头 点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点胶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头点胶阀。
背景技术
点胶机又称涂胶机、滴胶机、打胶机等,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流体点滴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根据点胶原理不同,点胶技术大致可分为接触式点胶和无接触式点胶,能够精确的点、注、涂到每个产品的位置,并可实现打点、画线、画圆弧等操作。
现有技术的点胶机通常是单头或双头点胶机,点胶直径单一,在同一台设备上不能满足不同点胶直径的需求,影响点胶的效率。现有技术中还出现多头的点胶机,该点胶机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横梁,横梁上通过加装机构固定有至少两个点胶头,该多头点胶机的点胶头呈直线排列,通过主轴带动横梁使多个点胶头同时工作。其缺陷在于多个点胶头不能单独工作,因为各点胶头不具有单独的Z轴动力供给,该点胶机并不适合PCB板单独点胶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头点胶阀,点胶头可以旋转切换,可满足不同点胶直径的需求,各点胶头可沿Z轴方向单独点胶,适合PCB板单独点胶加工,提高点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头点胶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主阀体设置有顶针杆,所述电磁阀控制顶针杆沿主阀体上下滑动,所述主阀体设置有可转动的多头点胶装置,所述多头点胶装置设置有若干点胶头,所述多头点胶装置位于顶针杆的下方;点胶时,顶针杆下滑抵顶点胶头,使点胶头向下点胶;所述主阀体设置有带动多头点胶装置转动的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多头点胶装置包括圆柱形固定架,所述圆柱形固定架开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点胶头的数量相对应;所述若干固定孔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圆柱形固定架的圆周;所述点胶头插接于固定孔;每个所述点胶头套接有点胶后让自身复位的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点胶头的上端套接有抵顶板,每个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复位弹簧抵顶于抵顶板与环形凸台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点胶头包括通用顶杆,所述通用顶杆连接有点胶喷嘴,所述通用顶杆开设有点胶通道,所述点胶通道与点胶喷嘴连通,所述点胶通道的进胶口位于通用顶杆的杆壁;所述圆柱形固定架的中部开设有主进胶通道,所述主进胶通道与各固定孔之间分别设置有次进胶通道;点胶头向下点胶时,通用顶杆的点胶通道与次进胶通道、主进胶通道连通,胶水可进入点胶喷嘴滴出。
作为优选,所述通用顶杆的杆壁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固定孔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通用顶杆与点胶喷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形固定架的顶面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顶针杆的底端设置有半圆凸头,所述点胶头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半圆凸头配合的半圆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点胶头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多头点胶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控制顶针杆沿主阀体上下滑动,点胶时,顶针杆下滑抵顶点胶头,使点胶头向下点胶;主阀体设置有可转动的多头点胶装置,多头点胶装置设置有若干点胶头,所述多头点胶装置位于顶针杆的下方;传动装置带动多头点胶装置转动进行点胶头的切换,一台设备可满足不同点胶直径的需求,并且各点胶头可沿Z轴方向单独点胶,适合PCB板单独点胶加工,提高点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 A-A线的剖切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头点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头点胶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点胶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主阀体 11—电磁阀 12—顶针杆
2—多头点胶装置 21—圆柱形固定架 22—固定孔
23—复位弹簧 24—抵顶板 25—环形凸台
3—点胶头 31—通用顶杆 311—点胶通道
312—进胶口 313—定位销 314—定位槽
32—点胶喷嘴 33—主进胶通道 34—次进胶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未经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