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磺化釜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9612.9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79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鹿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磺化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磺化釜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磺化反应在现代化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合成多种有机产品的重要步骤,在医药、农药、燃料、洗涤剂及石油等行业中应用较广。有些药物因水溶性差,致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生物利用度不高,服用量大,制成的片剂或胶囊体内吸收缓慢等。这类化合物经磺化后不但可以增强其水溶性,也可增强其生物活性。
磺化是放热反应,低温磺化时需要冷却。一般降温过程采用循环水降温,如公开号为CN2019883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的磺化釜冷却装置,冷却水在进入到磺化釜的冷却水入口之前,先通过换热器换热,从而可以得到不同温度的冷却水,不会出现骤然冷却的情况,提高了磺化反应的收率,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搪瓷设备。但是,该设备需要在磺化釜外设立单独的循环水系统,结构复杂,占用空间,一旦循环水系统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磺化釜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磺化釜冷却装置,利用热管和冷却水层对磺化釜进行降温,降温速度可由热管数量进行控制,设备简单,故障时只需更换损坏的热管,对磺化釜的工作不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包括包覆磺化釜外层的冷却水层,冷却水层上开有若干热管插孔,热管插孔中插有热管。入的热管数量根据工艺对降温速度的需求进行选择,设备简单,方便实用。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热管包括装有工作液的管壳,管壳内部设有蒸汽腔。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冷却水层各方向上设有若干温度警报器。单根热管的损坏对降温效果影响不大,当某一区域内冷却水层的温度和其它区域有明显区别时,温度警报器发出警报,工人可对附近的部分热管进行检查更换,维修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热管插孔为阵列式分布,阵列分布的热管更有利于散热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管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包括包覆磺化釜外层的冷却水层1,冷却水层1上开有阵列分布的若干热管插孔2,热管2中插入的热管4数量根据工艺对降温速度的需求进行选择。
所述的冷却水层1各方向上设有若干温度警报器3。当某一区域内冷却水层的温度和其它区域有明显区别时,温度警报器发出警报,工人可对附近的部分热管进行检查更换,维修方便。
图2为热管4工作原理图。热管4包括装有工作液5的管壳6,管壳6内部设有蒸汽腔7。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细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在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热量便从一端传到了另一端。
热管的降温速度可通过实验推算出,当磺化釜整体的降温效果低于预期值时,再对热管进行大面积更换。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友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9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防油门当刹车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洗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