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燃气压缩机的喷液冷却式后置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8903.6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卫;孟祥林;黄晓军;张丽;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 压缩机 冷却 后置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工程非均相分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压缩机的喷液冷却式后置分离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及医药等行业中已广泛应用,为确保压缩机的正常工作一般都需对压缩机进行冷却,冷却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及喷液冷却两种方式,对于燃气(如天然气、煤层气、煤气及沼气等)压缩机喷液冷却为主要手段,冷却液体通常为水或柴油,为确保压缩机冷却效果冷却液体的循环量很大,通常每小时高达10~60吨。由于许多燃气压缩机经常工作于偏僻的山区或遥远的海上,这些冷却液体显得尤为宝贵,因此燃气压缩机设置后置分离器以高效回收液体成为必须。
现有技术的燃气压缩机后置分离器主要包括离心式分离(包括重力沉降及各类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式分离(包括各类滤芯、丝网除雾器及填料),这类传统的分离器独立使用已经很难满足压缩机对后置分离器越来越高的技术指标,即同时达到过滤精度高、阻力低、适应高效捕集液体及稳定运行周期长等要求。如果仅简单的将各类分离器串联起来使用会造成很大的成本浪费,所以开发新型燃气压缩机高效后置分离器具有很现实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燃气压缩机后置分离器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为丝网填料分离器,丝网填料分离器具有一次性投资小及结构简单等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①通常不适合高效捕集液体,因为液体没有明确的粒度(液滴的粒度是变化的或是不定型的),相对于固体颗粒有明确的粒度(通常认为固体颗粒的粒度是定型的)是完全不同的;②丝网填料的过滤精度越高,在处理相同气量的条件下其阻力也越大;③气体中通常还存在少量固体杂质,导致丝网填料需频繁清洗,运行不稳定。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371957A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后置分离器结合了重力沉降分离及丝网填料分离的机理,其结构简单且一次性投资小,由于丝网填料的过滤精度毕竟有限,当气体含有大量液体的条件时很难对液体进行高效率的捕集,满足不了燃气压缩机对后置分离器有极高回收液体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捕集液体的回收效率高、过滤精度高、阻力低、滤料耐受性好、适应高效捕集液体及稳定运行周期长的用于燃气压缩机的喷液冷却式后置分离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燃气压缩机的喷液冷却式后置分离器,包括由下封头、筒体、上封头组成的壳体组件,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筒体的中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筒体内位于进气口的上侧设有上隔板,所述筒体内位于进气口的下侧设有下隔板,所述上隔板、下隔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旋风分离器,所述上隔板的上侧设有间隙布置的固定栅格板,所述固定栅格板上设有波纹填料,所述波纹填料的上侧设有至少一个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包括活动栅格板和设于活动栅格板下方的中空纤维滤料,所述筒体中设有可拆卸的支架托梁,所述活动栅格板连接固定于通过支架托梁上,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旋风分离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蜗壳式切向进风口,所述外壳的上方设有出口管,所述外壳的下方设有锥形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波纹填料由多个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层和丝网波纹填料层叠加组成, 且相邻的两个波纹填料层之间的波纹方向交错放置,且各个波纹填料层的填料空隙率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所述出口管的底部设有锥形开口管,所述锥形开口管上端的口径比下端的口径大,且所述锥形开口管的侧壁上设有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梯形槽孔。
所述上隔板上设有上排液管,所述上排液管的上端与上隔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上排液管的下端穿过下隔板并插设于下封头中;所述下隔板上设有下排液管,所述下排液管的的上端与下隔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下排液管的下端插设于下封头中;所述筒体的下部设有回液管,且所述回液管位于筒体内的端部通过加强筋固定于筒体的内壁上;所述锥形管的下端设有旋风排液管,所述旋风排液管的下端穿过下隔板并插设于下封头中。
所述上排液管的下端设有第一液封结构,所述下排液管的下端设有第二液封结构,所述旋风排液管的下端设有第三液封结构,所述上排液管、下排液管、旋风排液管的下端均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第一液封结构、第二液封结构、第三液封结构均包括焊接固定于上排液管或下排液管或旋风排液管下端的盲板,所述盲板的边缘焊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于上排液管或下排液管或旋风排液管的外侧,且所述外套管的高度比矩形孔的高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