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琴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584.9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赖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宽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G10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琴 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乐器,特别是一种提琴乐器。
背景技术
当今,在提琴乐器中主要代表是小提琴,其主要靠琴弓与琴弦摩擦发出声音,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现有的小提琴在使用时音箱都是水平放置,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造成共鸣箱振动从而发出琴声,由于现有的小提琴音箱主要靠面板发音,该结构限制了琴声无法得以充分的发挥;另外,现有小提琴的琴弦设置在音箱的面板上,使得面板成为琴弦主要受力结构,从而影响面板的振动频率,导致音色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音效果好的提琴乐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琴乐器,包括音箱,所述音箱板面的内侧设置有发音板面,发音板面通过等边菱形支架的四个角分别顶在音箱的内侧面上,所述音箱板面的外侧固定有琴指板,琴指板上设置有个琴指板洞口,琴马穿过琴指板洞口顶压在发音板面上,琴弦跨过琴马并将其两头锁紧在琴指板的两端;本产品将琴弦的音频振动通过琴马传给音箱的发音板面并通过等边菱形支架将音频振动传给音箱的另外三个板面同时发出声音,从而使得琴声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琴弦两头锁在琴指板两头,琴指板成为琴弦主要受力结构,从而有效避免琴弦影响到面板的振动频率的问题,使音色更为优美动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面上设置有用来调节声音质量的板面音孔;该设计使得音色更为均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琴指板的一头设置有腮托夹;所述腮托夹为可调节长度和角度的结构;由于调节结构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更为舒适。
进一步,所述琴弦为四条或两条;当该提琴乐器四条琴弦取消两条时西方的提琴乐器就变成东方的中国二胡乐器。
进一步,所述板面位于音箱的左侧;该设计使得使用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音箱为类“J”型,翘起部分位于琴弦一侧,翘起部分作为一个回音墙,通过反射共振提高声音质量和音量。
进一步,所述琴指板的一端插入音箱內,该设计使得琴弦发出的声音更好传递到音箱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一种提琴乐器,包括类“J”型音箱1,所述音箱1左侧板面4的内侧设置有发音板面9,发音板面9通过等边菱形支架10的四个角分别顶在音箱1的内侧面上,所述音箱1板面4的外侧固定有琴指板2,琴指板2的中间设置有个琴指板洞口6,琴马5穿过琴指板洞口6顶压在发音板面9上,琴弦3跨过琴马5并将其两头锁紧在琴指板2的两端。本产品将琴弦3的音频振动通过琴马5传给音箱1的发音板面9并通过等边菱形支架10将音频振动传给音箱的另外三个板面同时发出声音,从而使得琴声得以充分的发挥。该设计将现有的提琴单侧面发声改成整个音箱板面发声,发声效果更好。同时,琴弦3两头锁在琴指板2两头,琴指板2成为琴弦3主要受力结构,从而有效避免琴弦3影响到面板的振动频率的问题,使音色更为优美动听。
另外,所述板面4上设置有用来调节声音质量的板面音孔8,该设计使得音色更为均衡。
本产品在所述琴指板2的一头设置有腮托夹7,所述腮托夹7为可调节长度和角度的结构。由于调节结构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使用上更为舒适。
另外,所述琴弦3为四条或两条;当该提琴乐器四条琴弦取消两条时西方的提琴乐器就变成东方的中国二胡乐器。
同时,所述音箱1设计为类“J”型,翘起部分位于琴弦3一侧,翘起的部分作为一个回音墙,通过反射共振提高声音质量和音量。另外,所述琴指板2的一端插入音箱1內,该设计使得琴弦3发出的声音更好传递到音箱1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宽,未经赖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