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直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8095.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磊;吕培专;舒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系统。
背景技术
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整流器、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稳压稳频的交流电源。传统的UPS的工作流程是交流电源连接UPS的输入端,经过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一路为直流电池充电,一路经UPS逆变后转交流为负载设备供电。
而传统的UPS电源,其逆变器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一般,当逆变器损坏时,UPS电源无法起到备份电源的作用,存在负载设备断电隐患。很多负载设备,如通信数据中心机房的设备、云端系统设备等,对可靠性要求很高,传统的UPS已满足不了新的需求,于是提出了高压直流系统。
高压直流系统采用去逆变器设计,输入端为交流输入,经过整流后直接接到负载设备,为负载设备提供高压直流电源,其中,很多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负载设备一般也都支持直流电源供电。经测试验证发现,传统的UPS系统的电能利用效率不高,UPS输出功率平均为输入交流电源输出功率的80%,造成很大的电能浪费。采用去逆变器设计后的高压直流系统的输出功率平均为输入交流电源输出功率的90%以上,而且因为无逆变,抗故障能力更强。
而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直流系统,一般都是采用的传统的电线或线缆进行柜内或柜间布线,电线在长距离或小功率设备中的应用中有很大优势,但在大功率的成套系统应用中优势就不明显,而且在高压直流系统中,线缆布线结构有 如下缺陷:
一、线路损耗大。每根铜线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线接触并存在有一定的气隙,大电流通过的状态下表面容易发生氧化,长期工作会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及内阻变大。
二、成本较高。如每个模块在环境温度为30度下输出35A电流时需要采用10平方的电线,从整流模块的直流输出端输出到直流母线,每层模块输出端并联,电缆需要使用70平方,不经济。
三、散热差。电缆的外部包裹材质多用橡胶容易受到破坏,不耐温,容易老化,铜芯与外层的绝缘橡胶是包裹在一起的,实验证明散热效果一般,特别是在电流较大的时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压直流系统,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直流系统,包括:整流柜、配电柜和汇流铜排;
所述整流柜内设置有整流模块,所述配电柜内设置有配电器,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输出端和所述配电器的配电输入端通过汇流铜排连接;
所述汇流铜排包括主汇流排和柜内汇流排,所述主汇流排和所述柜内汇流排通过压接的方式实现所述主汇流排和所述柜内汇流排的导通;
在所述汇流铜排的一侧设置有绝缘挡板,所述汇流铜排与所述绝缘挡板呈间隔设置,所述汇流铜排与所述绝缘挡板之间通过绝缘固定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汇流铜排与所述绝缘挡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汇流铜排与所述绝缘挡板的间距为5-50mm。
优选的,所述汇流铜排与所述绝缘挡板的间距为18mm。
优选的,所述绝缘挡板为环氧树脂板,所述绝缘固定件为尼龙座。
优选的,所述主汇流排包括整流主汇流排、配电主汇流排以及柜间连接件,所述柜内汇流排包括柜内整流汇流排和柜内配电汇流排;
所述整流主汇流排和配电主汇流排通过所述柜间连接件连接;所述柜内整流汇流排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输出端,所述柜内整流汇流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主汇流排,所述柜内配电汇流排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电器的配电输入端,所述柜内配电汇流排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电主汇流排。
优选的,所述高压直流系统还包括模块输出铜排和整流层输出并联铜排;
所述整流柜内设置有多个整流层,所述整流层包括多个整流模块;所述模块输出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整流输出端,所述模块输出铜排的另一端连接整流层输出并联铜排;所述整流层输出并联铜排还连接所述柜内整流汇流排。
优选的,所述柜内配电汇流排包括直流输入铜排、第一变向连接件以及直流输出铜排;
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配电主汇流排,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向连接件,所述直流输出铜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向连接件,所述直流输出铜排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电器的配电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80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子产品的本地日志保存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缠绕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