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碟刹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645.X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邱乾康;邱晓燕;黄志芳;匡全中;蔡晓武;陆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瓯海吉洲锁厂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碟刹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碟刹锁。
背景技术
人们在出行不远的地方的时候都喜欢骑自行车或是骑摩托车来出行,如去商场购物或者是去参加集市活动等,但是由于这些地方人比较多,也很乱,所以很容易出现车子在人不在的情况下被小偷偷走,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市场上所拥有的摩托车锁,基本都是用碟刹锁的比较多,一般这种碟刹锁上设有一个夹缝,将碟刹片放置入这个夹缝中,然后将一个铁柱穿过碟刹片上的通孔来完成对碟刹的锁定。
有公告号为CN 1174279A公开了一种碟刹锁,公开了它由一U型基体、锁芯体和锁杆体组成,基体上设有两个物体置容室,锁芯体可定位只在其中一个物体放容室中,锁芯体末端的锁栓运动一锁控装置,锁杆体定位套设在基体的另一物体置放容室中,而且可相对应运动与前述锁芯体,锁杆体可区分为底端的按压不以及按压部智商的连部,在连杆部上有套置恢复元件,连杆部在邻于末端处设有一嵌槽。
但是这种结构的碟刹锁夹缝的厚度是一定的,所以一种碟刹锁就无法适应多种碟刹片,假如摩托车在换了碟刹片之后,那么原来的碟刹锁就无法使用了,又要从新去买一个碟刹锁,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碟刹锁的壳体一般都是一体成型的,这样就会使制作的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碟刹片的一种碟刹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碟刹锁,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锁定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壳体相对于第一通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第二通孔,所述螺纹与螺纹柱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两端均设有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夹缝宽度大小时,首先需要将螺帽从螺纹柱上旋开,然后旋转上壳体,因为螺纹与螺纹柱螺纹配合,所以上壳体就沿着螺纹柱进行一个上下方向的位移,这样就可以调节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调节夹缝宽度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厚度的碟刹片,或者是也可以通过旋转下壳体来调节夹缝宽度的大小,假如需要快速调节的话,就可以同时旋转上壳体和下壳体来进行一个快速调节,而且这样拆卸也十分的简便,制作时所需要的工艺成本就会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上壳体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顶部设有密封盖,这样就可以通过密封盖来防止水进入到上壳体里面,从而导致上壳体内部的锁定组件生锈,最后损坏,导致锁的损坏,而且密封盖与上壳体铰接,这样即可以保证密封盖的启闭功能,也使得密封盖不容易丢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锁定组件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件设置在上壳体内,锁定组件与上壳体可拆卸连接,这样就壳体将锁定组件从上壳体内拆卸出来,当锁定组件受到腐蚀损坏时,只需要将锁定组件从上壳体内拆出来,然后从新换上一个新的锁定组件就可以了,使得锁的壳体二次的利用,迎合了节能环保的精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密度高,承受能力强,而且十分的耐腐蚀,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护壳体内的锁定组件,使其不会因为受到外力而损坏,大大增加了整个碟刹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碟刹锁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碟刹锁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壳体;2、锁定组件;11、上壳体;12、下壳体;111、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3、螺纹柱;4、螺帽;112、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碟刹锁,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锁定组件2,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11上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下壳体12相对于第一通孔111的位置上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内均设有螺纹,所述第一通孔111内设有螺纹柱3,所述螺纹柱3穿过第二通孔121,所述螺纹与螺纹柱3螺纹配合,所述螺纹柱3两端均设有螺帽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瓯海吉洲锁厂,未经温州市瓯海吉洲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