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塔循泵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568.8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廖内平;杨卓颖;曾华;刘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4D13/00 | 分类号: | F04D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巫敏;钱成岑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位 水塔 泵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位收水塔循泵房,属于火力发电行业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冷却塔进风口较高,热水经上部喷洒、淋水填料后直接跌落于地面集水池,循环水泵流道相应设于地面以下10m深度处。而高位收水冷却塔在进风口较高位置设有收水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抬高集水水位,从而节约循环水泵扬程与电机功率,与常规冷却塔系统比较,循环水泵电动机功率节约1/3左右,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由于这种高位收水塔技术尚未在国内大型电厂中应用,因而相关循环水泵等辅助设施的布置也没有急需研究。
我院近来在重庆神华万州电厂推广应用高位塔,并开展了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研究和科研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对火力发电中高位收水塔的循泵房,循泵房的泵房高出地面布置,引水沟采用地面以下弧形及空间立体变径的布置型式,解决高位收水塔集水槽与循环水泵流道间的水力衔接顺捷问题,减少水力损失,优化交通和设备检修条件,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位收水塔循泵房,包括循环水泵房、与之配套的高位收水冷却塔和引水沟,所述循环水泵房为高效斜流泵,设于地面上;引水沟为截面是变径的弧形结构,引水沟设于地面以下。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循环水泵房布置于两座高位收水冷却塔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引水沟为两个,分别与两座高位收水冷却塔相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式,循环水泵房与引水沟的相接处为斜面,且所述循环水泵房的进水间高出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塔循泵房采用高效斜流泵,泵房地面布置,引水沟采用地面以下弧形布置,空间立体变径的型式,具备以下优点:
1. 循泵房进水间高出地面布置,适应高位收水冷却塔集水槽水位以节约能源;
2. 循泵房布置在两座冷却塔之间,采用地面以下弧形进水沟道,流程简捷,水力瞬态过程满足循泵等设备要求;
3. 循泵采用斜流泵可更好地适合高位塔流量-扬程特点,达到运行高效目的;
4. 建构筑物布置紧凑,地面交通便利,节约用地。
附图说明
图1是高位收水冷却塔及引水沟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塔循泵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循环水泵房, 2-高位收水冷却塔, 3-引水沟, 4-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高位收水塔循泵房包括循环水泵房1、与之配套的高位收水冷却塔2和引水沟3,所述循环水泵房1为高效斜流泵,设于地面上;采用斜流泵可更好地适合高位塔流量-扬程特点,达到运行高效目的。引水沟3为截面是变径的弧形结构,引水沟3设于地面4之下,引水沟采用弧形,保证水流的顺畅,截面为变径是指引水沟的弧形截面根据现场的设计需要而采用不同直径大小的弧形,由于高位收水塔现场还具有其他的设备,因此,引水沟可根据其他设备的位置而采用不同的穿过方式,另外,变径有利于水流的顺畅。所述循环水泵房1布置于两座高位收水冷却塔2之间;所述引水沟3为两个,分别与两座高位收水冷却塔2相接,使得整个流程简捷,水力瞬态过程满足循泵等设备要求;整个高位收水塔的建构筑物布置紧凑,地面交通便利,节约用地。循环水泵房1与引水沟3的相接处为斜面,且所述循环水泵房1的进水间高出地面4,以适应高位收水冷却塔集水槽水位,可以节约能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