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震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557.X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吉市恒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11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声、光报警功能的地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能对地震进行报警,就能在很大程序上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当下的地震报警器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不易普及使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2058280U公开了一种地震报警器,地震报警器涉及一种小学生劳作教材。地震报警器的玻璃球平衡支架是设在平衡支架上的一根平衡杆,平衡杆的一端放置一个玻璃球,另一端固定一个与玻璃球等重的重物块,平衡杆重物块的下面设有绳环,绳环上连接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穿过圆环,与下方放置的一份音乐贺卡的封面相连接。采用地震报警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地震报警器,使小学生对地震报警器的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此提高了地震知识;又能通过自己的劳作,为家庭增设一个简单有效的地震报警器,增强了小学生的劳动创造意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便于实现的、简易的地震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支架、电池4、电珠2、铃铛12。所述地震报警器的支架是由横木条1、横木条3和竖木条9组成的半包围结构;支架竖木条9的中段开一个小孔10,粗铜丝13的一端有一个小圈14,粗铜丝13的另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小孔10中;横木条1顶部、远离竖木条9侧开有一个小孔11,电珠2安装在小孔11上;细铜丝6的一端在小孔11处固定在横木条1上,并和电珠2的底部的罗纹外壳相连,另一端穿入金属针7的针眼内,针7穿入粗铜丝13弯成的小圈14内,针7与小圈14不相连;电线8的一端固定在电珠2底部电极上,另一端与电池4的正极相联;电线5的一端与电池4的负极相联,另一端与粗铜丝13在小孔10处相联;电池4固定在支架的横木条3上;横木条1上靠近电珠2侧悬挂一个铃铛1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震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地震报警器,包括支架、电池4、电珠2、铃铛12。地震报警器的支架为用木螺丝等材量将横木条1、横木条3和竖木条9组成半包围结构;在支架竖木条9的中段开一个小孔10,将粗铜丝13的一端绕成一个大小合适的小圈14,另一端插入并固定在小孔10中;在横木条1顶部、远离竖木条9侧开有一个小孔11,将电珠2安装在小孔11上;将细铜丝6的一端在小孔11处固定在横木条1上,并和电珠2的底部的罗纹外壳相连,另一端穿入金属针7的针眼内,将针7穿入粗铜丝13弯成的小圈14内,保证针7与小圈14不相连,但支架晃动时针7能够和小圈14接触到;将电线8的一端固定在电珠2底部电极上,另一端与电池4的正极相联;将电线5的一端与电池4的负极相联,另一端与粗铜丝13在小孔10处相联;将电池4固定在支架的横木条3上;在横木条1上靠近电珠2侧悬挂一个铃铛1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吉市恒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昌吉市恒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