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辊装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537.2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郑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7 | 分类号: | B24B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辊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纺和毛纺行业的磨皮辊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所需的磨皮辊机上,以实现皮辊磨削自动化的皮辊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机上的皮辊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表面磨损而不平整会影响纱线质量,所以必须进行磨削加工,以达到使用要求。新的皮辊,使用前同样须要进行磨削加工,以达到使用要求。这项工作是用磨皮辊机来完成的,而现有磨皮辊机都是通过手工装、卸皮辊的,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实现磨皮辊机装的皮辊装卸自动化,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了一种皮辊装卸装置,采用气动控制实现皮辊装卸自动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皮辊装卸装置,由皮辊移动小车和皮辊垂直运动装置组成;
所述皮辊移动小车包括小车座、角尺推板、直线滚子导轨、气缸托座、气缸和机架;所述气缸托座通过螺栓将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螺纹端段通过螺母紧固在所述角尺推板上,所述角尺推板与所述小车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小车座设置在所述直线滚子导轨上;当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向左运动时推动所述小车座左移;反之,所述小车座右移,采用所述直线滚子导轨是为了提高精度和减少小车运动时的摩檫阻力。
所述皮辊垂直运动装置包括前V型块、微型气缸、连接销轴、后V型块、手柄球、滑动轴、垂直导向轴、钢背轴承、升降架和导向套,所述微型气缸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在所述小车座上,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的螺纹端段和所述连接销轴的一端连接成一体,所述连接销轴的另一端通过螺母紧固安装有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顶部装有两根所述垂直导向轴,所述小车座的两个导向孔中各安装一个所述钢背轴承,两根所述垂直导向轴分别从对应的钢背轴承的孔内穿出,并能够在所述钢背轴承孔内作上下滑动。
所述升降架前后端的左右两侧各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导向套,每个所述导向套的内孔中设有一根所述滑动轴,且前后端的所述滑动轴左右两两同轴对齐;所述导向套的内孔开有键槽,所述滑动轴上装有平键,所述滑动轴通过键槽和平键的配合能够在所述导向套内作左右平动,所述滑动轴的外端通过其端部的螺纹与所述手柄球连接;位于所述升降架前端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动轴上分别安装有一用于承接待加工皮辊的所述前V型块,位于所述升降架后端左右两侧的所述滑动轴上分别安装有一用于承接已加工皮辊的所述后V型块,且均通过平键固定连接。采用V型块是为了适应棉、毛纺细纱机的皮辊直径的多种规格。拉动所述手柄球可以移动所述滑动轴,这样可以调整左、右的所述滑动轴上的V型块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皮辊的需要。
所述皮辊装卸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1)皮辊在磨削时,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在左侧,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在最下端。此时,所述前、后V型块上均空载。
2)皮辊在磨削加工完成,皮辊随动皮辊夹持装置顺时针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从最左侧运动到右侧位置。此时,所述前V型块和所述后V型块分别在给料滑道和夹持装置的钳口最下面的位置。
3)然后,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在这过程中,所述前V型块在给料滑道提起待加工皮辊;所述后V型块在皮辊夹持装置的钳口上提起已加工皮辊。
4)再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运动到左侧。此时,所述前V型块已在皮辊夹持器的上端;所述后V型块已在卸料辊道的上端。
5)最后,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到最下端。在这过程中,所述前V型块把待加工皮辊装到皮辊夹持装置的钳口上并且脱离皮辊;所述后V型块把已加工皮辊卸到卸料辊道上而脱离皮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步骤从而实现皮辊装、卸的自动化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皮辊移动小车上采用直线滚子导轨,不仅提高了精度,同时也减少了小车运动时的摩檫阻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皮辊垂直运动装置上采用V型块,适应了棉、毛纺细纱机的皮辊直径的多种规格。
3、通过拉动本实用新型的手柄球可以调整左、右滑动轴上的V型块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皮辊的需要。
4、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控制实现磨皮辊机装的皮辊装卸自动化,在皮辊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锻件高效冷却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多通道自动理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