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7399.8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中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00 | 分类号: | H02S20/00;H01L31/04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薄膜 太阳能 电池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具体的说是一种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紧张和短缺,人们对开发新能源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尤其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利用日趋重视。太阳能以其无污染、无地域限制和全天候利用等独特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和青睐,市场对大面积、轻薄且生产成本低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新型太阳能电池中,目前以商品化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但受材料纯度和制备工艺的限制,成本较高,很难再提高转化效率或降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只需几微米的厚度就能实现光电转换,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光子循环的理想材料,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已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太阳能电池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热点。
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选择采用价格低廉的玻璃、塑料、陶瓷、石墨及金属片等不同材料当基板来制造,形成可产生电压的薄膜,一般厚度仅需数微米,从而在同一受光面积之下,薄膜太阳能电池较晶硅太阳能电池能够大幅减少原料的使用量,厚度可低于晶硅太阳能电池90%以上;但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仅有13%,不及晶硅太阳能电池17%的转化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业也受到了生产过剩、市场需求过低等不平衡现象的冲击,产品不能量化,使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阻,但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弱光情况下的发电性能较佳,及具有较高的累积发电量。
目前公知的太阳能组件,不论是晶硅平板太阳能电池,还是薄膜太阳能电池,都是在单元二维平面间吸收可见光所产生光伏效应获取电压的,平面状电池板在接收光线时通常会造成两种光线浪费:一是平面反射效应,会使大量光线经过反射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外面;二是折射,即当光线照射到透明或半透明状的太阳能电池板上后,大量的光线会通过折射逃离,极大地降低了光线的利用率,是制约太阳能发电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且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不利于更换及维修,难以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平面状电池板在接收光线时造成的光线浪费,及薄膜太阳能转化效率低,进而造成薄膜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阻等现象,提供一种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可避免电池板在接收光线时的光线浪费,提高其对光线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电器功能盒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层,一透明的基板呈波纹状设置在菱形连体的支撑架上,薄膜太阳能电池层覆盖于基板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上设有薄膜太阳能电池层,底板的四周设有边框,顶部一透光板覆盖在边框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架设置为透明的形式;支撑架通过透明胶分别与底板、透光板和基板压合连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器功能盒设置在边框上,电器功能盒是使不同阵列组合的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内联电路输出电源的接线端子盒。在实际应用中,该电器功能盒可通过专用端子连接导线,便于根据不同规格的工程设计要求阵列组合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透明的基板,呈波纹状可增强薄膜太阳能电池层的立体受力强度和立体吸光面积,以此增大可见光产生的光伏效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板上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层从基板顶端延伸至支撑架的底部侧棱上沿。这样的设置形式,能够保证基板上薄膜太阳能电池层的高度低于支撑架的高度,使得支撑架上未被薄膜太阳能电池层覆盖的区域形成条状缺口,进入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内的光线一部分会从条状缺口处照射到底板上,经底板利用后反射至菱形连体状立体设置的支撑架的侧面,发生多次反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透光板,可采用轻质高强度透明塑料制成。一方面,该透光板能够防止因尘埃及尘土的堆积、异物碰击所造成的电池板发电性能下降;另一方面,该透光板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红外线对薄膜太阳能电池层的照射,防止太阳能电池板温度升高,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化率。
本实用新型的菱形窝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薄膜太阳能电池除了平面特征之外,还具有可挠性的特征,可挠性的特征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可被制作成非平面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使得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与建筑物结合,甚至是变成建筑体的一部份,可广泛用于大、中、小型光伏发电站,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房顶、阳台、窗户、墙体幕墙太阳能发电,以及厂房太阳能发电屋顶等领域。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中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中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