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079.2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艾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征宇 |
主分类号: | C03B5/18 | 分类号: | C03B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1 湖南省邵***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窑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的生产大多采用横火焰、马蹄焰、纵火焰玻璃窑炉生产,它们都有同一个特点,原料从窑头投料口经投料机推入窑炉进行熔化,在熔化过程中由于受到投料机的推动和成型流的拉引下,在窑炉上表面沿着窑炉纵轴向窑炉末端流动,熔化好的玻璃液一部分经卡脖或流液洞供成型用,一部分从下层又回流到高温区。这种表面上层液流速度较快,原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偏短而得不到充分的熔化、澄清和均化,从而容易给玻璃产品带来缺陷。当然人们通过设置鼓泡、窑坎、深沉流液洞,提高热点温度等措施尽可能减少表层液流流向窑炉末端的速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阻止液流速度及运动方式,从而收效不佳。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采用推动玻璃液逆向流动的方式来延长原料在高温区停留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且能提高玻璃产量、降低消耗,经济效益好的玻璃窑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窑炉,包括炉体、小炉、立柱、流液筒及投料池,在炉体的末端设有L型吊墙,在L型吊墙一端上设有活动板,在L型吊墙下设有密封的拨料室,在密封的拨料室内设有带水冷却的拨料杆,带水冷却的拨料杆与动力站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能提高玻璃产量和质量,且能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C-C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玻璃窑炉,包括炉体2、小炉1、立柱3、流液筒9及投料池10,在炉体2的末端设有L型吊墙4,在L型吊墙4一端上设有活动板5,在L型吊墙4下设有密封的拨料室7,在密封的拨料室7内设有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与动力站11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动力站11调控下,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将上层玻璃液流向炉体2方向而形成上层流动,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下层玻璃液流自然向上补充形成上升流,而高温区熔化好的玻璃液流因比重加重而下沉形成下降流,加之下部成型流的拉动下便形成了往炉体2末端流动的深层液流,这样在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强力推动下玻璃液流形成了闭合的循环强对流,如图1、2所示,图中炉体2内的实线箭头12所示,这种强对流明显大于传统的玻璃液流,如图1、2所示,图中炉体2内的虚线6所示,既而替代了原传统液流。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主要优点:由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推动上层玻璃液流与炉体2投料机推动及火焰冲动形成的玻璃液流流相向而行,在这两种玻璃液流流相互作用下会形成清晰的泡界线,并在带水冷却的拨料杆8的控制下锁定熔化部任意位置,使配合料处于高温火焰覆盖区得到强制熔化。火焰燃烧造成的油碴、灰份、黄料、耐火材料、熔融物会在上层玻璃液流的带动下进入高温区得到有效的消除。炉体2中的玻璃液流在强对流作用得到强行均化。进入流液筒9供给成型的玻璃是从高温区下沉经下层玻璃液流提供,其质量比传统玻璃窑从上表面提供的玻璃要好。这种强对流玻璃窑炉能较大幅度的提高窑炉的熔化率,达20%以上,提高玻璃质量,从而相应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征宇,未经艾征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喷管面积调节能力的反推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缸内直喷发动机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