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接机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7002.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9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洋;石玉权;刘永恒;赵宇;常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机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转接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体积小、传递功率大、高转速动力传动设备中,大部分采用多个输出轴的方式以驱动发电机、燃油泵等。由于出厂试验时不能直接采用原驱动附件进行负荷试验,需要采用其它形式加载。因此,需要一种转接机械结构,既能满足空间尺寸、高转速的需求,而且能够避免试验件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接机械结构,解决现今某些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试验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前轴封端盖、壳体、轴承外圈定位套、 后轴封端盖、输出轴、后角接触球轴承、轴承内圈定位套、前角接触球轴承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与输出轴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轴承内圈定位套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和后角接触球轴承采用壳体支承,前轴封端盖和后轴封端盖固定在壳体上,前轴封端盖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后轴封端盖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圈;壳体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插入至输出轴中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接花键轴形式,转接花键轴一端联接试验件,另一端直接插入转接结构输出轴的内部,且位于两角接触球轴承的中部,能够补偿试验件与转接结构的不对中,达到挠度补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形式。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提供了较强的支承刚度,防止输出轴自身、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转接花键件。
本实用新型角接触球轴承采用了强制喷油润滑和强度抽回油形式。角接触球轴承强制喷油润滑,能够有效带走轴承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热量。回油采用强制抽回油,防止滑油及油雾从密封处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提供试验件与转接机械结构的挠度补偿,防止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试验件,有效的解决体积小、高转速、多轴输出动力传动设备带负荷试验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接花键轴1、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后轴封端盖5、输出轴6、后角接触球轴承7、轴承内圈定位套8、前角接触球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转接机械结构,主要由转接花键轴1、前轴封端盖2、壳体3、轴承外圈定位套4、后轴封端盖5、输出轴6、后角接触球轴承7、轴承内圈定位套8、前角接触球轴承9组成,其特征是:转接花键轴1与输出轴6采用内外花键联接,输出轴6采用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支承,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之间采用轴承外圈定位套4、轴承内圈定位套8定位并预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和后角接触球轴承7采用壳体3支承,前轴封端盖2和后轴封端盖5固定在壳体3上,前轴封端盖2靠紧前角接触球轴承9的外圈,后轴封端盖5靠紧后角接触球轴承7的外圈;壳体3上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强制抽回油润滑孔道,在轴承外圈定位套4上同时开有轴承强制喷油润滑孔道;所述的转接花键轴1插入至输出轴6中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转接花键轴形式,转接花键轴1一端联接试验件,另一端直接插入转接结构输出轴6的内部,且位于两角接触球轴承的中部,能够补偿试验件与转接结构的不对中,达到挠度补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形式。角接触球轴承背靠背布置,提供了较强的支承刚度,防止输出轴6自身、输出轴联轴件所产生的旋转扰动传递至转接花键件。
本实用新型角接触球轴承采用了强制喷油润滑和强度抽回油形式。角接触球轴承强制喷油润滑,能够有效带走轴承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热量。回油采用强制抽回油,防止滑油及油雾从密封处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7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