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挠性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894.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朱永红;高卫军;王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B17/12 | 分类号: | G03B17/12;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焦距 空间 相机 透射 镜头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挠性支撑装置,可用作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的支撑。
背景技术
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外形通常为长圆柱形,镜头与支架连接点为前后两点,传统连接方式为两点均进行固定支撑。这种方式虽然连接刚度好,但结构为静不定的,由于镜头本身或支架的热变形无法释放,容易引起镜头弯曲变形,对成像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若镜头采用静定支撑,则刚度较差,难以通过发射段力学环境考验,往往需要增加辅助支撑来提供刚度,待入轨后再进行解锁,可以看出此种方式结构复杂,且可靠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释放镜头本身或支架的热变形、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挠性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挠性支撑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上连接机构、下连接机构和挠性片组,其中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为平板状结构,分别安装相机透射镜头和固定支架,挠性片组位于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之间,挠性片组包括多个挠性片,挠性片与上连接机构和下连接机构均垂直固定连接,挠性片之间相互平行且间距相同,挠性片的法线方向与相机透射镜头的光轴方向平行。
上述方案的原理是:挠性片沿光轴方向刚度小,相机透射镜头或固定支架的热变形使得挠性片弯曲,而不会造成镜头本身的弯曲变形。与此同时,挠性片沿其他方向的刚度大,可以稳定、可靠的支撑镜头,能够承受发射段的力学环境考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挠性支撑装置采用挠性片组作为主要的挠性元件,挠性片组的法线方向与相机的光轴方向平行,因而沿相机光轴方向的刚度小,其他方向刚度大,可用于空间光学遥感相机沿光轴方向自由度的释放,减小热变形对相机成像质量的影响,同时支撑装置本身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大口径长焦距空间相机透射镜头挠性支撑装置的结构图,即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形式,它由上连接机构1、挠性片组3、下连接机构2组成,整个挠性支撑装置为一体加工成型。
相机镜头通过镜头安装孔4和上连接机构1固定连接,固定支架通过支架安装孔5与下连接机构2固定连接。挠性片组3垂直于相机镜头的光轴方向,因此挠性片组3沿相机的光轴方向刚度小,其他方向刚度大。
当相机镜头所处的环境温度变化时,热应力效应使镜头沿光轴方向伸长或缩短,由于挠性片组3沿相机光轴方向刚度小,相机镜头推动挠性片组3,主要变形均被挠性片组3吸收,镜头不会产生弯曲变形,因而释放了空间光学遥感相机沿光轴方向的自由度,减小热变形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镜头重量、刚度、温度波动范围、光学系统敏感程度等,灵活确定挠性片组的数量、大小、厚度等参数。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未经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车道管制显示灯
- 下一篇:一种出租车调度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