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棚架及其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859.5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花士豪;黄添富;余纪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1S8/08 | 分类号: | F21S8/08;F21V23/00;F21V21/008;F21V21/02;A01G9/20;A01G9/12;A01G17/0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棚架 及其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棚架及其光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架体及光源装置的植物棚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绿色植物需要经过光合作用来获得能量,因此充足的日照对于植物生长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素。然而,大自然的日光是无法控制的,因而植物接受日照的时间难以掌握。举例来说,一年四季白天的时间有所差异,夏天的白天比较长,而冬天的白天则比较短。为了提供植物不间断的光照,以有效地加速植物的成长速度,人造光在植物栽培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就目前市面上来说,常见用于植物照明的灯具以螺旋灯泡、高压钠灯为大宗,其主要用途为在季节日光不足时,作为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源。由于植物接受了较长时间的照明,因而植物具有较佳的生长结果。
然而,无论是螺旋灯泡或者是高压钠灯,由于这些灯具的使用寿命较短,而使得农民常需要更换灯具。其次,由于螺旋灯泡、高压钠灯的发光并无特定的方向。因此,在螺旋灯泡、高压钠灯照明时,有相当比例的光线未照射于植物。未被照射的植物,其生长速度较慢,而使得在同一农地中植物的生长速度不一,进而造成了收成时的困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补足照射于植物的光量,以确保每一植物都有接受灯具的照明。因此,就需要增加螺旋灯泡、高压钠灯的数量。然而,这又造成了过多的耗电。此外,人工光源所产出的波长,对于植物吸收极为重要,因LED具有波长可进行多种组合发光或结合荧光粉激发不同的波长范围,以达到植物所需要的波长规格。如上所述,用于植物照明的灯具仍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棚架及其光源装置,用于达到缩短植物生长的时间,并具有省电、低污染及寿命长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棚架,包含一架体以及一至少一光源装置。架体具有一悬吊面。光源装置悬吊于架体。光源装置包含一柱体、一座体以及多个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柱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第一端通过一电线垂挂于架体。座体包含有一第一盘体。第一盘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与一第二面。第一面面对悬吊面。柱体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一盘体的第一面。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座体。每一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一第一发光方向,第一发光方向朝向架体的悬吊面,且第一发光方向分别与第一盘体的第二面的法线方向夹一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一钝角。
该第一角度大于100度。
该座体还包含一盖体,该盖体设置于该第一盘体,且覆盖于该第一盖体,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分别位于该第一盘体,且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盖体与该第一盘体之间。
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该盖体具有一透光区,该透光区具有相对的一入光面以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面对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该出光面朝向该架体的该悬吊面,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的该第一发光方向与该出光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小于20度。
该至少一光源装置的该第一盘体另具有至少一开孔,贯穿该第一盘体。
该至少一光源装置另包含多个封装体,该些封装体分别覆盖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使该些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些封装体与该盖体之间。
每一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包含本体、第一发光芯片、第二发光芯片以及荧光粉层,其中该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该第一发光芯片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该第二发光芯片设置于该第二容置槽,该荧光粉层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且叠设于该第一发光芯片上。
该第一发光芯片的放射波长介于350纳米至470纳米之间,该第二发光芯片的放射波长介于640纳米至670纳米之间,该荧光粉层的放射波长介于470纳米至630纳米之间。
该架体包含基架及多个支撑架,该基架与该些支撑架相连,且该些支撑架支撑该基架,该至少一光源装置为多个,且每一该光源装置与该基架分别具有一垂吊高度,相邻的每一该光源装置具有一光源间距,该光源间距大于该垂吊高度的五倍。
该至少一光源装置另包含多个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该座体另包含第二盘体,该第一盘体位于该第二盘体以及该悬吊面之间,该些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位于该第二盘体,每一个该第二发光二极管元件具有第二发光方向,该些第二发光方向朝向该架体的该悬吊面,该第二发光方向分别与该第二面的法线方向夹一第二角度,该第二角度为一钝角。
每一该第一发光二极管元件包含本体、第一发光芯片以及荧光粉层,其中该本体具有第一容置槽,该第一发光芯片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该荧光粉层设置于该第一容置槽且叠设于该第一发光芯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