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520.5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汪春桃;石嘉;史爱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方晓明 |
地址: | 210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 硅酸 反应 养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属于混凝土用集料性能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对集料的碱-硅酸反应进行准确评价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集料的碱-硅酸反应的评价是在养护筒中进行,将待评价的集料制备成试件后放入养护筒中养护,并在养护筒中装入溶液,使其悬空在溶液上方,每隔一段时候测量集料试件的膨胀率。为达到快速评价的目的,大多采用提高试验温度并浸泡碱溶液的方法加速集料与碱性成分之间的反应。目前常用的养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和筒体分离,使用时因为需要将集料试件浸泡在溶液中或悬空在溶液上方并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一般能达到(40-80)℃,因此反应溶液很容易挥发,需要经常观察筒内的液位,以便及时添加反应溶液。观察液位时需要将筒盖打开来看筒体内的液位,一是会加快反应溶液的挥发,二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养护筒内有蒸汽,液位较难看清楚,而且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观察液位的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和筒盖的一侧活动连接,还包括液位观察管,所述液位观察管为细长形的透明玻璃管,设立在筒体外,与筒体平行,液位观察管顶端略低于筒体顶端,液位观察管底部与筒体底部相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体上设有两个第一环形插孔,筒盖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插孔,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从第一环形插孔和第二环形插孔中插入,使筒体和筒盖形成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放置试件的试件架,所述试件架搁置于筒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试件架由两个倒U字形、互相平行的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之间的试件搁置层和试件分隔层组成,所述试件搁置层靠近支架底端并离支架底端有一定距离,所述试件分隔层靠近支架顶端,试件分隔层被隔断成3个空间,所述试件架形成两层三隔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养护筒的尺寸为120mm*60mm*36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位观察管与筒体平行。
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外设液位观察管,便于观察液位,以便及时往筒内添加溶液。将筒体和筒盖的一侧活动连接,筒盖打开时也会挂在筒体旁边,使用方便,且不怕筒盖弄丢。试件架的两层三隔断结构能保证试件不直接接触养护筒底部,且可同时养护3个试件,试件相互间不接触,并能满足普通法试验和快速评价试验时对溶液体积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的筒盖打开时的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试件架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包括筒体1和筒盖2,筒体1上设有两个第一环形插孔3,筒盖上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插孔4,还包括插销5,所述插销5从第一环形插孔3和第二环形插孔4中插入,使筒体1和筒盖2一侧形成活动连接。还包括液位观察管6,所述液位观察管6为细长形的透明玻璃管,设立在筒体1外,与筒体1平行,液位观察管6顶端略低于筒体1顶端,液位观察管6底部与筒体1底部相通。还包括如图5所示的试件架,所述试件架由两个倒U字形、互相平行的支架7和设置在支架之间的试件搁置层8和试件分隔层9组成,所述试件搁置层8靠近支架7底端并离支架7底端有一定距离,所述试件分隔层9靠近支架7顶端,试件分隔层9被隔断成3个空间,所述试件架形成两层三隔断结构。试件架相对筒体1为独立的部件,使用时试件架放置在筒体1内,试件搁置在试件架上,筒体内装反应溶液,快速法评价时溶液的体积以淹没试件,且溶液体积为试件体积的(4±0.5)倍,普通法试验时要求试件不能碰到溶液,故试件搁置层距离支架底端有一定距离。本集料碱硅酸反应养护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的强度试验用下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倒吸式气体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