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6517.3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俞宝福;刘桦;施丽莲;周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30 | 分类号: | D03D47/3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6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气式 织机 纱线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组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气式织机是纺织机械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织机,其将经纱和纬纱按照织物设计要求交织而形成面料。
纱线输送装置是喷气式织机的组成装置之一,其用于将纬纱退卷并送入喷气式织机内。现有技术的纱线输送装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201220531672.1号所示,其在实际使用时容易造成纬纱之间相互缠绕,且各纬纱的张力也无法调整,造成诸多不便;同时,上述纬纱是利用主喷嘴射出压缩空气,对纬线产生摩擦牵引,并将纬纱带过梭口,但由于各根纬纱之间的张力不一致,容易影响布面质量。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纬纱张力可调且纬纱之间不易缠绕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其包括纬纱供纱架以及和纬纱供纱架对接的辅助喷嘴;其中,所述纬纱供纱架包括底架、顶架、撑管、隔板、纱筒轴、顶套以及张力调节器;所述撑管连接所述底架和顶架;所述隔板堆叠固持于撑管上;所述纱筒轴安装于其中两组撑管上,并由隔板分割开;所述顶套、张力调节器分别安装于另一组撑管上,且张力调节器位于顶套的外侧;所述辅助喷嘴包括支架、气泵、若干喷嘴体、托架以及顶盘;所述支架上设有若干支臂;所述喷嘴体分别枢接于各支臂上,并能调节喷嘴体的角度;所述气泵通过气管分别和各喷嘴体的后端连接;所述托架设置于喷嘴体的前端;而所述顶盘固持于托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管具体为3组,该3组撑管呈相互平行的三角形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架、顶架的结构相同,且均呈T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具体设有5层。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嘴体具体为六个,其两两为一排,并呈上中下三层堆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还设置为:于各喷嘴体的后端设有一进线孔;所述顶套、顶盘均呈圆盘状结构,其中央设有一穿线孔,顶盘上的穿线孔和进线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的纬纱供纱的结构简单,其占地面积小,纬纱之间不易缠绕;
2. 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的辅助喷嘴能对纬纱张力进行调整,使各纬纱的张力一致,从而使生产的布面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纱线输送装置,其由纬纱供纱架1以及和纬纱供纱架1对接的辅助喷嘴2等两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纬纱供纱架1由底架11、顶架12、撑管13、隔板14、纱筒轴15、顶套16以及张力调节器17等几部分组成。
所述底架11、顶架12的结构相同,且均呈T字形结构。
所述撑管13连接所述底架11和顶架12,其具体为3组,该3组撑管13呈相互平行的三角形排布。
所述隔板14堆叠固持于撑管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14具体设有5层。通过所述隔板14将各纬纱分割开,能够有效避免纬纱之间相互缠绕。
所述纱筒轴15安装于其中两组撑管13上,并由隔板14分割开,于该纱筒轴15上可放置纱筒3,纬纱4从纱筒3上退卷而来。而所述纱筒轴15呈堆叠设置,其能有效减小该纬纱供纱装置的占地面积。
所述顶套16、张力调节器17分别安装于另一组撑管13上,且张力调节器17位于顶套16的外侧。所述张力调节器17用于调整纬纱的张力。
所述辅助喷嘴2由支架21、气泵22、若干喷嘴体23、托架24以及顶盘25等几部分组成。
所述支架21固定于地面上,其上设有若干支臂26。
所述喷嘴体23分别枢接于各支臂26上,从而能调节喷嘴体23的角度。于各喷嘴体23的后端设有一进线孔27。进一步的,所述喷嘴体23具体为六个,其两两为一排,并呈上中下三层堆叠设置,从而使各纬纱4分布整齐,不易相互缠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碳热还原法低温制备硼化铪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虾开背去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