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管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455.6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韦良义;许顺;刘杲;鲜其祥;呼冠军;杨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G01B5/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管检测装置,属于对铸管直度、弯度和平整度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一般国内外大型的制造业的生产及质量控制规范要求,生产线上一般都有在线的检测系统,用来实时控制生产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及安全性。
目前,对球墨铸铁管生产企业来说,在其离心浇铸的制造的过程中容易由于一些因素引起铸管的材质厚度不均匀或制造缺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能实时的监测这些变化,可以及时调整生产过程,提高成品率,以达到高效安全,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目前,国内的球墨铸铁管生产企业为了完成上述的铸管检测,都是采取人工检测方式,如使用游标卡尺或便携式测厚仪测量。但是由于球墨铸铁管的工艺所致,这些管道内外壁比较粗糙、材料组织结构不密致,或有表面喷涂材料,在测量之前必须要对管道进行打磨等处理,这些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只能做到局部点检测,甚至对管道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检测过程费时,影响生产效率。
随后,出现了专利号为200920227813,发明名称为全管水浸式球墨铸铁管超声波自动检测装置的专利技术方案,该专利技术方案是:具有一水槽,水槽底部安装有左右升降装置,两升降装置的顶端各装有辊轮承托被测管件;在水槽的前侧壁顶端装有导轨,导轨上通过滚轮装有机械手,机械手的一侧安装有探头耦合器伸入水槽内,另一侧安装有伺服驱动装置置于水槽外壁的一条水平直线滑轨上,在水槽外壁水平直线滑轨的下方平行布置有线缆履带装置,线缆履带装置通过总线与检测控制台连接,各信号线、控制线、电源线则通过线缆履带装置及总线与检测控制台连接。该专利技术方案采用了电子设备对管件事实检测,虽然达到了对管件的检测效果,无疑,该方式结构较为复杂,对于要求不太高的情形,这种方式,不利于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人工检测铸管效率和精度高,操作简便的铸管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管检测装置,包括导向槽,和位于导向槽上平动的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车为三辆,每台测试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部的测试台,还包括用于连接底座和测试装置的螺杆,以及设置在测试车与导向槽之间的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测试台为下凹的弧形槽或“V”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导向槽为两根平行的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步骤如下:
把球墨铸铁管放在三个多功能小车的V型口上,首先由小车1#支撑球墨铸铁管的一端,再用小车3#支撑另一端,待固定完好后,再旋转小车2#的螺杆至管子的外表面,如小车2# 偏离中心线,再用直尺测量,就计算出管子的弯曲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采用两根平行的滑轨,方便了测试车在滑轨上沿滑轨平行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三辆测试车同步移动;
其次,测试台和底座之间采用螺杆连接,可以随时调节测试台的高度,不但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件,而且,为中间的测试车测试作业,提供了方便;
第三,测试车与滑轨之间的轴承,方便了测试车的平行移动;
第四,测试台设置为下凹的弧形槽或“V”形槽,便于放置管件,使管件在测试过程中,不会滑落,而且,可以多角度的人工观测和测量。
第五,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不同长度和不同口径的球墨铸铁管的检测,因为3个活动小车安装在同一滑轨内(即导向槽),安装导向槽时不用太精确的水平器或简单目测就可以了,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滑动导向轨体。它还可用于普通车床和弓锯床加工细长轴时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导向槽,2、测试车,3、底座,4、测试台,5、螺杆,6、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铸管检测装置,包括导向槽,和位于导向槽上平动的测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车为三辆,每台测试车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部的测试台,还包括用于连接底座和测试装置的螺杆,以及设置在测试车与导向槽之间的轴承。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刨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激光式标枪核心力量训练及信息反馈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