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270.5 | 申请日: | 2013-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鄢起红;付秀芳;牛润芝;陈鹏;魏华;刘彩虹;尚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4 | 分类号: | C21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渣 转化 再生资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炼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钢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系统。
背景技术
冶金钢渣是钢铁冶炼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根据各个钢铁厂生产水平的不同,炼1 吨钢大约会产生130kg的钢渣,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国的钢渣量已年过9000万吨,如不充分利用,将成为废弃资源。
钢渣含有8~10%的废钢,如果钢渣不加处理,这部分含铁资源就会白白流失,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铁矿石自给量不足50%,每年需花巨资进口,同时尾渣排放若不综合处理利用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破坏土壤植被结构,污染空气与水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环保、缩减占地空间以及废旧资源回收利用的钢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系统及其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是:
一种钢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系统,包括钢渣粉化体系、渣钢分离体系和尾渣深加工体系,其中该钢渣粉化体系包括脱硫渣设备、转炉渣设备和铸余渣设备以及与之分别相连通的粒化自解设备;该渣钢分离体系承接该粒化自解设备并包括翻转振动设备、磁选机、破碎机、棒磨机和筛分/磁选设备及其各机构通往的置料设备,所述置料设备包括渣钢槽、铁精粉槽、细粒尾渣装置、豆钢槽以及渣钢坨槽;该尾渣深加工体系承接所述细粒尾渣装置,并包括烘干机构、粗磨机构、细磨机构和第一、第二风选机构以及第一、第二磁选机构和钢渣微粉槽,其中所述烘干机构、粗磨机构、第一风选机构、该第一磁选机构、该细磨机构、该第二风选机构、第二磁选机构以及该渣微粉槽依次顺序承接,同时该细磨机构分别还承接第一、第二风选机构。
在优选方案中,该烘干机构承接所述细粒尾渣装置。
在优选方案中,该翻转振动设备承接所述粒化自解设备,其中所述翻转振动设备具有两道出料口,分别为渣钢坨出口和渣钢出口,该渣钢坨出口连通所述渣钢坨槽,该渣钢出口连通所述磁选机。
在优选方案中,该磁选机包括50mm至≤150mm颗粒大小的渣钢出口和筛>50mm颗粒大小的渣钢出口,该50mm至≤150mm渣钢出口连通渣钢槽,该>50mm渣钢出口则连通所述破碎机。
在优选方案中,该棒磨机承接所述破碎机,该筛分/磁选设备25承接所述破碎机。
在优选方案中,该筛分/磁选设备分别设有≤10mm颗粒大小的铁精粉出口、10-50mm颗粒大小的豆钢出口和≤10mm颗粒大小的细粒尾渣出口,其中该铁精粉出口与所述铁精粉槽连通、该豆钢出口与所述豆钢槽连通,以及该细粒尾渣出口与所述细粒尾渣装置连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根据不同钢渣的特性,采用相区别的处理工艺,获得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2.工艺流程短,设备占地面积小,其系统及方法对于钢渣的粉化、渣钢分离、尾渣深加工等工序在一套连续的工艺流程中完成,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堆存、倒运等工序,达成了场地整洁、缩减占地空间的良好效果;
3.钢渣处理始终是在湿润的状态下进行,有效地控制了钢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扬尘污染,达成了清洁、环保的良好效果;
4.采用该系统及其方法处理钢渣,其再生资源利用率达100%,尾渣的附加值也大大提高,还有微粉的两个指标(活性和MFe含量)良好,对于水泥产品质量的提升及替代熟料的节能降耗也有帮助,从而达成了废弃资源得到回收利用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之总体框架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各体系中相关联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之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所述,本发明之一种钢渣转化为再生资源的系统,包括钢渣粉化体系10、渣钢分离体系20和尾渣深加工体系30,其中:
该钢渣粉化体系10是将冶炼产生的三种钢渣(如铁水脱硫渣、转炉渣以及连铸铸余渣)分别通过相应的脱硫渣设备11、转炉渣设备12和铸余渣设备13,并结合相连接的粒化自解设备14进行粒化作业,使之将该三种钢渣转化成颗粒状或粉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