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托辊的三唇组合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6034.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雅谷;王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雅谷;王峻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F16J15/44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以三唇密封圈为主的组合密封装置,它主要应用于皮带输送机中托辊的密封,它属于起重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广泛应用在起重搬运中,由于托辊的使用数量大,工作环境恶劣,损害也很严重,除了关键的轴承自身的质量外,其中密封结构和材质的选择对托辊的使用寿命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现有的托辊密封结构主要采用以下两种,一种是轴承内侧有挡油圈,见图1,轴承外侧有迷宫密封,迷宫密封用弹簧挡圈定位,最外侧是装有压紧盖,该结构的缺点是压紧盖无论怎么安装,总会在压紧盖和托辊的转动过程中形成间隙,此时会进入大量的灰砂,灰砂再进入迷宫密封的间隙,再进入轴承转动区域,从而卡住或腐蚀轴承,导致轴承寿命减短或损毁。
另一种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增加一个端面橡胶密封圈,见图2,可是该密封装置仍然暴露在灰砂之中,且橡胶密封在压紧盖端面上是无润滑摩擦,摩擦阻力大,且被灰砂包围,轴承仍会快速被损。
公开日为2012年08月22日,公开号为CN102642703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托辊密封装置”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包括相对于轴的中心点由内向外依次套设在所述轴上的内迷宫密封圈、外迷宫密封圈、内密封罩、外密封罩,内密封罩与所述外密封罩的外缘形成与外界相通的径向布置的开口间隙,内密封罩与所述外密封罩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所述内密封罩过盈配合,密封环与所述内密封罩之间形成与所述开口间隙径向导通的导流区,密封环与外密封罩之间形成与开口间隙轴向导通的微隙。该专利轴承外侧全部是迷宫密封,即间隙密封,凡间隙密封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该装置的轴承内侧与托辊中心空腔连通,轴承自身润滑油很快被排入中心空腔,轴头外的灰砂极易穿过迷宫间隙塞满轴承,导致轴承快速报废,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公开日为2012年01月04日,公开号为CN102303774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托辊接触式密封装置”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递进轴的阶梯处装有轴承,紧挨轴承有装配于轴承座内圆环形密封槽中的并与梯进轴成过盈配合的内迷宫密封圈,轴承位于轴承座内侧的轴承定位台阶处。V型密封件过盈装配在轴承座外端内侧的定位台阶上,V型密封件内壁内侧的密封唇与梯进轴为弹性过盈配合,靠近V型密封件有止位圈装配在轴承座外端内孔内侧的圆环形卡槽内。该专利中的V型密封件是橡胶密封圈,与梯进轴是锯齿形接触密封,但因锯齿间隔太小,当灰砂进入后与润滑油搅合后,会很快塞满锯齿形间隙,形成油砂效应,使得与轴的接触面快速磨损,且这种结块的油砂不可能化解和排出,另外该装置内侧没有设定内唇密封,轴承自身的润滑油会很快挤向轴承内侧,则轴承腔的润滑油会很快干涸,除非润滑油装满托辊内腔,则浪费很大,因此该结构寿命短,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公开日为2012年11月28日,公开号为CN10279545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托辊密封装置”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在托辊筒体的两端各按顺序装一套由轴承、轴承座、下密封件、上密封件、密封顶盖和轴卡组成的端面密封装置,上密封件中间凸起的圆柱上端面设计呈几个齿形截面圆环沟槽与密封顶盖微小间隙配合形成第一道迷宫密封,上密封件和下密封件、下密封件和轴承座通过设计数道环形的凹凸槽配合构成第二道及第三道迷宫密封。该专利轴承内侧未设内唇密封圈,则轴承自存润滑油会很快干涸,除非整支托辊内腔装满油,则浪费,成本高,专利中大尖角齿处有段小锯齿形的端面,接触密封,因锯齿形接触点受到灰砂与润滑油的搅合,造成更快的磨损,间隙一增大,灰砂入侵更多,而随后的迷宫密封的密封效果很差,不可取,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公开日为2006年01月04日,公开号为CN171515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轴承的润滑密封装置” 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由轴承座和轴承构成,轴承设置在轴承座内,在轴承座内设置有两个密封件,两个密封件分别位于轴承的两侧,密封件的内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密封唇,环形密封唇具有弹性,密封件与轴承相邻的一侧中均设置有环形凹槽,密封件与轴承之间的空隙部分中均设置有润滑脂,轴承座的外端设置有一个盖板,盖板与轴承座密封。该专利是轴承两侧设有锯齿形唇形密封,锯齿形的唇口密封是直接贴住轴表面的,但轴承面的摩擦系数为0.17,而橡胶与超高分子轴套的密封摩擦系数为0.07,即摩阻大、耗能、易磨损,而且锯齿形密封唇口之间的空隙小,经不起灰砂倾入后与润滑油搅合形成油砂磨损,轴与密封唇口的间隙会很快磨大,寿命不长,故其还是存在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雅谷;王峻,未经王雅谷;王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6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