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井下监测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5326.5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褚万泉;朱军;孙文华;刘安;靳艳丽;李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E21B47/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井下 监测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测试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在油气田井下作业过程中监测目的层压力及温度参数的一种多用途井下监测管柱。
背景技术
ZL200920272775.9公开了一种偏心式压裂实时监测管柱,由管柱和监测仪两部分组成,管柱上下接头通过接箍与压裂管柱相连,管柱轴向开有偏心孔,在壁厚的一侧外壁上开凹槽,监测仪放置在凹槽内。该专利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局限性:(1)偏心式监测管柱与压裂管柱通过接箍上下相连,两管柱外径虽然相同,但其内部流道却不同心,因此在压裂施工过程中球体和测试仪器均不能顺利通过该监测管柱内部流道;(2)偏心式监测管柱置有一支监测仪,由于井筒内部条件的不确定性,监测仪存在密封失效导致电路腐蚀破坏的风险;(3)监测仪通过固定顶丝和螺纹配合的形式进行固定,一旦遇到剧烈震动及摩擦,将会存在井底落鱼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内部流道不同心造成球体和测试仪器不能顺利下入、井筒内部条件可能导致监测仪密封失效、监测仪固定不牢固等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用途井下监测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由本体和监测仪组成,本体轴向开有同心孔,本体的外壁上开有凹槽,监测仪安装在凹槽内,本体中部外壁径向开有电缆卡子槽,电缆卡子固定在电缆卡子槽上,用于径向固定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管柱采用同心式设计,与压裂管柱形成同心流道,不影响压裂投球和测试仪器的正常下入;采用两支监测仪是为了防止其中一支监测仪由于井下液体环境造成仪器密封失效,导致电路腐蚀不能记录压裂数据的风险;监测仪的外部增加了电缆卡子固定,使监测仪固定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本体1和监测仪2组成,本体1轴向开有同心孔10,本体1的外壁上开有凹槽5,监测仪2安装在凹槽5内,本体1中部外壁径向开有电缆卡子槽6,电缆卡子7固定在电缆卡子槽6上,用于径向固定监测仪2。
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对称开有两个凹槽5,两个监测仪2分别安装在两个凹槽5内,可避免其中一个监测仪2密封失效导致监测数据不全。
所述的凹槽5下部设有一凸台,凸台上安装有固定顶丝8,并顶在监测仪2下部,用于轴向固定监测仪2。
所述凹槽5上端设置成圆弧结构,与监测仪2上部结构类似,以便固定顶丝8在固定监测仪2时更牢固。
所述本体1的前后两个外壁对称铣成轴向平面9,以便监测管柱安装更牢固。
使用前,先设定好监测仪的测试间隔时间段,再将监测仪安装到监测管柱内。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与压裂管柱连接后下入到预定位置,在压裂施工过程中,监测仪根据设定好的间隔时间段记录压裂段井筒内部压力和温度,直至压裂施工结束,起出压裂管柱后将监测仪上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为分析压裂数据做准备。本实用新型的内流道与压裂管柱内流道无缝对接,不影响投球压裂和测试仪器的下入;本实用新型可在压裂、稠油试井、调剖调驱等多种井下作业过程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5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斯抽放钻孔便携式负压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