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5308.7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陶旭鹏;茅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5 | 分类号: | B01D17/025;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离心力和重力分离油水混合液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油田采出液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多,这加剧了油田行业水处理设备的用量;同时,随着各个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对生产排水和生活排水的达标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增进了油水处理设备的需求。传统的水处理设备或者几何体积庞大,或者油水分离处理能力较低,已经从技术上不能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新型的膜分离设备,旋流分离设备的制造要求较高,设备的造价高,对处理物料的来料要求较高,一定程度制约了其推广和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结构紧凑且造价低的油水分离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水分离设备,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一壳体,包括主筒体、上封头、下封头和副筒体,主筒体上、下端分别连接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的壳体上端具有一个气相出口,中部具有一个油相出口,下端具有一个水相出口;
一内置于主筒体上部的集油盘,集油盘为一顶端开孔的圆锥形盘体,集油盘焊接在主筒体内壁上,并在集油盘的顶端开孔处设置挡油堰;所述的油相出口位于集油盘的最低处;
一内置于主筒体内的螺旋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浓缩管、螺旋分离管、联通管,其中,
浓缩管为一两端开口且轴线与主筒体轴线重合的管体,浓缩管的上端管口正对上方的集油盘开孔,浓缩管的下端管口连接喇叭状扩径段;
螺旋分离管为一设置在浓缩管外围并沿主筒体轴线呈螺旋状延伸的管体;螺旋分离管的管体横截面沿主筒体径向分为内富油侧和外贫油侧,
所述螺旋分离管的富油侧通过若干联通管与浓缩管连通;螺旋分离管上端管口与物料入口连通,下端管口的富油侧与浓缩管下端扩径段连通,下端管口的贫油侧则与主筒体内腔直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还包括一副筒体,该副筒体设置在下封头下方并与下封头连通,所述的水相出口设置在副筒体的底端中心。
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上封头和主筒体通过法兰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离心分离和重力沉降两种方式并存实现了油水分离功能,其利用处理液在螺旋分离管内运动时产生的较大离心力进行油水分离,将处理液中的大部分油往螺旋分离管横截面的内侧移动,通过联通管、浓缩管后上浮被集油盘收集;并通过主筒体与浓缩管之间区域作为重力沉降分离,处理液中的部分油再通过重力沉降的方式进行油水,分离效果好;而落选分离管内置于主筒体与浓缩管之间,充分利用部分工作空间进而实现了较小的设备几何体积,达到较高的分离性能的目标。本设备的所有部件均属于工业中常规型式的材料,并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制作要求,各部件使用性能可靠,对处理物料的要求较低,因而设备制造要求较低,设备造价低,应用范围较广。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线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线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沿-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油水分离设备结构,包括:
一壳体,包括主筒体6、上封头13、下封头3和副筒体2,主筒体6上、下端分别连接上封头13和下封头3,其中,上封头13下端设置上封头连接法兰12,主筒体6上端设置筒体连接法兰11,主筒体6与上封头13通过上封头连接法兰12、筒体连接法兰11连接固定。
壳体上端具有一个气相出口14,中部具有一个油相出口15,下端具有一个水相出口1。
作为本发明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气相出口14设置在上封头的中心,油相出口15设置在主筒体的上部侧壁;壳体还包括一副筒体2,该副筒体2设置在下封头3下方并与下封头3连通,水相出口1设置在副筒体2的底端中心。
一内置于主筒体6上部的集油盘9,集油盘9为一顶端开孔的圆锥形盘体,集油盘9焊接在主筒体6内壁上,并在集油盘6的顶端开孔处设置挡油堰10;其中,上述的油相出口15位于集油盘6的最低处。
一内置于主筒体6内的螺旋离心分离装置,包括浓缩管5、螺旋分离管8、联通管7,其中,
浓缩管5为一两端开口且轴线与主筒体6轴线重合的管体,浓缩管的上端管口正对上方的集油盘9开孔,浓缩管5的下端管口连接喇叭状扩径段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5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