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949.0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愉胜;吴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曾海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作为硬盘传输接口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于计算机、服务器及网络存储设备等电子装置中使用的基本功能为电讯传输。然而,电连接器本身以及其与电子装置的配合更可进一步与计算机等设备性能的提升、数据传输的效能与可靠性、以及系统的整体特性有关。其中就现阶段的观察,电子装置除了在外观、尺寸上有愈行缩减的需求与趋势外,更求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及多样性。因此,对于电连接器的配合度与性能上的要求将可预期地随的提高。有鉴于此,在合理的生产成本与制程等条件下,提供具有较长使用寿命及较高适用性的电连接器系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简化的结构及较小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含绝缘本体、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接地连接件、盖体及传输线;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的一侧,第二端子组相对第一端子组设置于绝缘本体的另一侧;接地连接件包含本体部、至少一第一接触片及至少一第二接触片;本体部具有相对两长边侧;接地连接件的相对两长边侧分别对应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而设置于绝缘本体;至少一第一接触片及至少一第二接触片分别自本体部的相对两长边侧弯折且朝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延伸,并与一第一端子及一第二端子搭接;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及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分别具有孔部,该孔部形成于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及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盖体朝向接地连接件与绝缘本体相互组设,且遮盖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传输线通过盖体且与该第一及该第二端子组电连接。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及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分别包含一弯折部;该孔部为狭长孔部,且经过该弯折部并朝该第一端子组或该第二端子组延伸。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传输线包含多个导线,该导线朝该第一端子组或该第二端子组延伸,并与该第一端子组以及该第二端子组电连接。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导线与该接地连接件连接于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或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且该至少一导线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狭长孔部的孔径,使得该至少一导线抵接于该狭长孔部周缘的相对侧。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导线自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或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与端子接触的相反侧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或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并且对应该狭长孔部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一接触片或该至少一第二接触片。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导线部分容纳于该狭长孔部。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接地连接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翼片,该至少一翼片于该长边侧的延伸方向上形成于该本体部的一端;该盖体的壁朝该绝缘本体形成一凹口,并以该凹口朝向该至少一翼片与该绝缘本体相互组设,且该传输线通过该凹口延伸。
在另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该绝缘本体进一步包含一连接壁与该绝缘本体设置有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的相对两侧连接;该绝缘本体于该连接壁形成有一定位结构,该接地连接件藉该定位结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一侧的一第一端子组,相对该第一端子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另一侧的一第二端子组,一接地连接件,一盖体以及一传输线;接地连接件包含:一本体部,其具有相对两长边侧;其中该接地连接件的相对两长边侧分别对应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而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以及至少一对第一接触臂及至少一对第二接触臂,它们分别自该本体部的相对两长边侧弯折且朝该第一端子组及该第二端子组延伸;其中该至少一对第一接触臂大致平行且相互间隔,并搭接于同一第一端子,该至少一对第二接触臂大致平行且相互间隔,并搭接于同一第二端子;该盖体朝向该接地连接件与该绝缘本体相互组设,且遮盖该第一端子组以及该第二端子组;该传输线通过该盖体且与该第一端子组以及该第二端子组电连接。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导线与该接地连接件连接于该至少一对第一接触臂或该至少一对第二接触臂,且该至少一导线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成对第一接触臂间的距离,且大于或等于该成对第二接触臂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A-1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A-2B所示为图1A-1B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接地连接件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A-4C所示为组装图1A-1B与图2A-2B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以及
图5A所示为图4C沿A-A’剖面线的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9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压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有Ni-P化学镀层的组合式压缩机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