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体桥撑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819.7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守正;黄平;陈建强;曹选珠;赵立波;张卫红;王双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辽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9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桥撑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桥梁工程中桥梁转体法施工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的转体桥撑脚。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转体桥大都采用平面球铰转体,转体桥的核心部位是转体系统,转体系统基本组成为:上转盘、下转盘、上球铰、下球铰、球铰中心销轴、滑道、撑脚、砂箱、千斤顶反力座、牵引力系统。转体桥施工最重要的就是确保转体梁的平衡;转体前梁体的平衡、转体过程中梁体的平衡、转体后梁体的平衡主要都是由转体桥的撑脚来确保,其它构件(如:砂箱)只是临时保持梁体平衡,千斤顶反力座只是保持梁体平衡备用结构,其它保持梁体平衡均为临时结构或措施,转体过程中须拆除,而球铰本身维持梁体平衡的作用很小。因此,撑脚在转体整个施工过程中为桥梁平衡起决定性作用,并且转体完成后也作为永久装置封闭。如图1所示,为撑脚在转体系统中的平面位置示意图,其中:91为撑脚,92为千斤顶反力座,93为牵引力反力座,94为滑道中心线;
如图2A、图2B所示,现有常用转体桥撑脚91一般采用两根圆形钢管911交汇拼接焊在一起,两段交汇拼接焊在一起的钢管911底部焊接有船型走板912,如图2C、图2D和图2E所示,所述船型走板912为厚度30mm的实体钢板结构,用于转体过程中在滑道上行走;在两根钢管911的中间位置,按照拼接焊在一起的两根钢管外部形状,加焊一道锁腰钢板913(如图2F所示),以增强撑脚钢管的稳定性;在撑脚的两根钢管之间还设有连接钢板914;在钢管底部与船型走板顶面之间设置有加强连接的筋板915;撑脚两根钢管911上口为敞口,用于浇筑撑脚钢管内微膨胀混凝土的入口,浇筑完微膨胀混凝土的撑脚在转体桥施工上承台时预埋,与转体桥上承台形成整体。
在实际施工中,撑脚与滑道之间留置的间隙很小,一般在6mm~15mm之间,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间隙在施工过程中用石英砂临时填充。在转体前,要求将全部临时支撑及障碍物拆除,梁体全部悬空,撑脚与滑道间填充的石英砂必须全部掏出,并要求清理得十分干净,然后涂抹润滑剂(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粉或二硫化钼),然后视撑脚与滑道间隙的大小填充聚四氟乙烯板。由于撑脚与滑道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在如此小间隙间,我们既要清理原先填充的石英砂或灰尘,又要在间隙下的滑道上涂抹润滑剂,或者填充聚四氟乙烯板,操作步骤多,精度要求高,以致经常导致撑脚与滑道间的间隙清理不干净,或者是润滑剂涂抹不均匀,从而导致在转体桥转体过程中出现撑脚与滑道摩擦增大,卡死正在进行的转体,造成重大事故。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转体桥撑脚,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体桥撑脚,以解决现有撑脚与滑道间清理沙粒或灰尘困难和润滑剂涂抹困难或涂抹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提高转体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体桥撑脚,包括有船型走板,船型走板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并列竖直设置的圆形钢管,所述圆形钢管内浇注有混凝土;所述船型走板上设有导通于船型走板下底面的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设置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的入口分别设置在船型走板的左右两侧,所述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的出口设置在船型走板的下底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的各入口上设有进气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两个圆形钢管外侧的中部位置水平接焊有一道锁腰钢板;在两个圆形钢管之间还固定焊接有连接钢板;在两个圆形钢管底部与船型走板顶面之间固定焊接有加强筋板。
由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吹砂和泵送润滑剂管道的转体桥撑脚在实际转体施工中清理撑脚与滑道间间隙时,能够将打气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进气嘴,通过开强风吹走间隙中的砂或灰尘,在清理干净后涂抹润滑剂时,同样可通过打压装置向间隙打压润滑剂,使润滑剂涂抹均匀。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撑脚在转体系统中的平面位置示意图。
图2A:为现有转体桥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C:为现有转体桥撑脚中船型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图2C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E:为图2C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辽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辽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体藻类拦截隔离网带
- 下一篇:门式吊装施工挂篮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