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发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4700.X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市名山区山峰茶机厂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25000 四川省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的初制机械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类,以及不同浅深度发酵之用的动态发酵机。
背景技术
茶叶发酵的技术原理是茶叶多酚类物质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氧化酶的催促,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的过程。
纵观目前我国现有各类茶叶发酵工艺与设施:
黄茶类:微发酵茶(发酵度为10-20m)。由于发酵条件(温、湿、氧)要求严格,发酵过程多数采用的是箱式静态闷黄,人工成分较多,机械设备很少,可以说是手工作业。
青茶类:半发酵茶(发酵度为30-60m)。发酵过程可以机械发酵,条件、环境要求不高容易实现。
红茶类:全发酵茶(发酵度为80-90m)。多数用发酵房、发酵室发酵。近年来也有用发酵箱或其他形式,通过向茶叶吹热风和蒸汽实现对茶叶加温、加湿、供氧完成红茶自动发酵。其缺点:1、茶叶发酵存在“边缘死角”,匀透性差。2、茶叶湿热反应过程需要保湿、保温,水分蒸过快不利于尽快发酵,保湿性差。3、能耗较高,效率底。4、此类设备只能做红茶,而无法完成黄茶、黑茶的发酵。
黑茶类:后发酵茶(发酵度100m)。黑茶的发酵技术比较复杂;时间长、温度高、湿度大、适度供氧、茶叶易结团。目前常用的方式是渥堆发酵,人工操作,采用的设施多用发酵房,热风炉吹热风、人工喷雾洒水,发酵时间长要120-200小时。人工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无法实现清洁化生产。目前适合于黑茶发酵的设备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茶叶动态加湿、保湿、供温、保温、恒温、供氧等工艺,完成不同茶类的自动发酵过程,从而确保不同发酵茶类的茶叶品质,且具有一机多能的动态发酵机。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发酵机,包括:
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部与
传动装置连接;
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所述传动装置带动所述滚筒旋转;
保温箱,所述保温箱设置在所述滚筒外壁上;
加湿管,所述加湿管设置在所述滚筒内,所述加湿管上设置有喷嘴;
翻茶棱骨,所述翻茶棱骨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内壁上;
中心供氧风筒,所述中心供氧风筒位于所述滚筒中心,并与
供氧管连通;
供氧风机,所述供氧风机与所述供氧管连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积热风道,所述积热风道嵌入所述滚筒外壁上的保温箱内,所述积热风道与所述供氧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湿器,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滚筒外,所述加湿器与所述加湿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心供氧风筒的一端部设置有快卸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装置包括:
齿圈,与所述滚筒的一端部连接;
驱动小齿总成,该驱动小齿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齿圈啮合;
链条传动总成,该链条传动总成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小齿总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链条传动总成的另一端与
摆线减速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摆线减速器总成的输入端与
动力装置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装置为电磁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红外电热辐射板,所述红外电热辐射板与所述保温箱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滚筒的另一端部设置有2个被动托轮用于支撑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滚筒的另一端部设置筒口,该筒口处焊有导茶板,并有一止口,止口焊有埋入螺母,用于快速固定筒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滚筒下方设置有操控箱。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发酵机,具有:
(1)筒体结构可以实现茶叶在筒内连续翻转、提升、抛洒,有利于茶叶均匀受热、氧化、吸湿,实现动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市名山区山峰茶机厂,未经雅安市名山区山峰茶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4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个整合远程电力监测的专用GIS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窗玻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