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3346.9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明;赵峰娃;小林大介;裴莹;禹小龙;王虎山;王春蕙;汪春泳;阚亮;杨杰;张长乐;汪克春;汪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化 高温 不燃物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利用水泥窑与气化炉结合处理城市垃圾的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主要是利用水泥窑与气化炉相结合的方式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对垃圾处理设备而言,气化炉炉渣由炉膛排除后会直接进入炉渣输送装置(即不燃物取出装置),而进入不燃物取出装置的装置入口部位长时间接触高温炉渣中的石英砂等高温物质,装置入口部位由于长期与高温砂和炉渣接触变得通红,会出现腐蚀和厚度变薄的问题,导致整个不燃物取出装置系统漏风,影响垃圾处理系统的正常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装置入口受到高温不燃物腐蚀、烧漏,从而提高不燃物取出装置使用寿命,确保气化炉及整个垃圾处理系统工作正常的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所述的取出装置设置在气化炉的炉膛下方位置,所述的取出装置包括气化炉,装置入口,喇叭口状的装置入口与气化炉连通,所述的装置入口上设置能够防止高温不燃物腐蚀、烧漏的高温耐火层。
优选地,所述的高温耐火层为涂抹在装置入口表面的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由硅钙板和浇注料组成,耐火材料的耐火温度在600摄氏度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入口的入口内表面、入口边沿,入口外表面均由高温耐火层覆盖,高温耐火层的厚度在100—160mm之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通过在不燃物取出装置的装置入口部位增加高温耐火层,装置入口的入口内表面、入口边沿,入口外表面均由高温耐火层覆盖,通过这样的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取出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装置入口受到高温不燃物腐蚀、烧漏,从而提高不燃物取 出装置使用寿命,确保气化炉及整个垃圾处理系统工作正常。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气化炉;2、装置入口;3、高温耐火层;4、入口内表面;5、入口边沿;6、入口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所述的取出装置设置在气化炉1的炉膛下方位置,所述的取出装置包括气化炉1,装置入口2,喇叭口状的装置入口2与气化炉1连通,所述的装置入口2上设置能够防止高温不燃物腐蚀、烧漏的高温耐火层3。
优选地,所述的高温耐火层3为涂抹在装置入口2表面的耐火材料,耐火材料由硅钙板和浇注料组成,耐火材料的耐火温度在600摄氏度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入口2的入口内表面4、入口边沿5,入口外表面6均由高温耐火层3覆盖,高温耐火层3的厚度在100—16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气化炉的高温不燃物取出装置,通过在不燃物取出装置的装置入口部位增加高温耐火层,装置入口的入口内表面、入口边沿,入口外表面均由高温耐火层覆盖,通过这样的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取出装置结构简单,能够防止装置入口受到高温不燃物腐蚀、烧漏,从而提高不燃物取出装置使用寿命,确保气化炉及整个垃圾处理系统工作正常。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未经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3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
- 下一篇:钣金件三维压型模设计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