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2551.3 | 申请日: | 2013-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游进;冯保江;李玉辉;谢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煲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最初的电饭煲设计相当简单,由煲体、内胆、加热盘和煲盖组成,通过一个机械按键进行操作,煲盖与煲体分离,使用时直接将煲盖盖在煲体内胆上,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缺点是煲盖与煲体密封性差,热效率低。继机械电饭煲之后,电脑电饭煲也随之上市,它们不再仅仅只能煮饭,还提供了,定时、煮饭、保温以及菜单选择等多种功能,实现一锅多用。为了保证能实现所述功能,这种电饭煲的煲盖一般是与煲体活动铰接,并在煲盖边缘设置密封圈,其开盖结构包括设置在煲体边缘的扣位、设置在煲盖端部的按钮,按钮两侧有短轴与煲盖连接,按钮底部一般安装有复位弹簧,按钮与扣位活动扣接,并通过复位弹簧复位。此结构的缺点是在按钮两侧的转轴容易断裂,使煲盖与煲体的连接失效,返修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电饭煲的开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饭煲的开盖结构,包括一端与煲体铰接,另一端通过开合机构与煲体活动连接的煲盖,煲体的上缘设置有扣位,煲盖的顶部设置有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按钮和开盖杠杆,按钮设置在提手内,开盖杠杆的前端与按钮联动连接,尾端依次穿过提手和煲盖,与煲体扣位相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提手包括提手盖和提手座,提手盖的端部设置有容按钮穿过的槽孔,按钮与槽孔垂直滑动连接,按钮的上端外露在煲盖外,下端设置有凸出的半圆面、球面或椭圆面与开盖杠杆联动连接;开盖杠杆对应按钮下端设置有滑斜面,按钮向下滑动时,提手盖设置的孔槽四周都有遮光面,防止看到煲盖里面结构,影响外观。
所述提手盖和提手座相互卡接,煲盖的顶部设置有嵌装提手的凹槽。
所述提手盖的底部设置有止位面,按钮上端呈方形或圆形,下端两侧设置有凸台,与提手盖的止位面接触,防止按钮脱离煲盖。
所述开盖杠杆的两侧设置有圆柱作为转动支点,提手座的端部对应有孔位,开盖杠杆与提手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开盖杠杆设置有定位柱一,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提手座设置有定位柱二,与弹簧另一端连接。
所述与开盖杠杆两侧圆柱对应的孔位设置在提手座的前端面,该孔位设置有开口,使开盖杠杆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开盖杠杆与按钮组装结合的方式,使煲盖与煲体活动扣接,从力学分析角度可知,传统的开盖结构中,用户按压开盖按钮时,按压力直接作用在转轴上,因此转轴容易断裂,与此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杠杆结构,用户对按钮施加的力通过按钮作用在杠杆的一端,而非直接作用于于杠杆两侧的圆柱上,因此,既省力,还能保证按钮长时间使用还能保持有效,延长开盖结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煲体 2、煲盖 2-1、凹槽 3、扣位 4、提手 4-1、提手盖 4-11、止位面 4-2、提手座 4-21、孔位 4-22、定位柱二 5、按钮 5-1、凸台 6、开盖杠杆 6-1、前端 6-2、尾端 6-3、滑斜面 6-4、圆柱 6-5、定位柱一 7、孔槽 8、半圆面 9、弹簧 10、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湛江鸿智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