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2262.3 | 申请日: | 2013-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金定勇;金定克;金克聪;胡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工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33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过滤器。
背景技术
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传统的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本体,过滤器本体包括有介质进入通道、介质流出通道及设于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之间的过滤腔,过滤腔与介质进入通道及介质流出通道呈倾斜设置,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放置于过滤腔中,时常会由于介质压力的作用导致过滤网与初始安装位置发生偏移,导致过滤网处于过滤腔内倾斜,过滤腔无法被过滤网完全包覆后,介质中的杂质会积留于过滤腔的死角内,对其的清除较为不便,若不完全清除,则会影响到下次的过滤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过滤质量高的管道过滤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过滤器,包括有本体,本体上介质进入通道、介质流出通道及设于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之间的过滤腔,过滤腔的轴向一端延伸至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之间,另一端设有与外部导通的开口,且过滤腔与介质进入通道及介质流出通道呈倾斜设置,过滤腔内设有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与介质进入通道及介质流出通道的连接处设有卡接缺槽,另一端设有可封闭或开启过滤腔开口的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与卡接缺槽对应的卡接槽,所述过滤网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卡接缺槽内,另一端处于卡接槽内;且卡接缺槽内设有可调节的抵触组件。
其中,卡接缺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的可调节的抵触组件包括有处于安装腔内并可沿安装腔轴向往复滑移的抵压块及延伸至安装腔外并与抵压块联动连接的调节螺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缺槽及与其对应的卡接槽的设置,使过滤网能够稳定的处于过滤腔内,防止介质压力对过滤网照成冲击后的移位,以及过滤腔内产生死角,对过滤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卡接缺槽内可调节的抵触组件的设置则是为了进一步对过滤网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密封盖通过螺钉与本体连接,密封盖上开设有排出孔,排出孔处设有可与密封盖拆卸连接的密封堵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洗,密封盖的设置方便了过滤网的安装及拆卸,排出孔的设置是为了在拆除密封盖时,先将过滤腔内残留的介质有序的排出,防止介质直接由过滤腔开口处排出时而导致介质无需的飞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过滤腔的内壁与过滤网之间留有间隙,且过滤腔的内壁呈弧状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方便残留的介质能够顺着过滤腔内壁排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管道过滤器,包括有本体1,本体1上介质进入通道11、介质流出通道12及设于介质进入通道11与介质流出通道12之间的过滤腔13,过滤腔13的轴向一端延伸至介质进入通道11与介质流出通道12之间,另一端设有与外部导通的开口131,且过滤腔13与介质进入通道11及介质流出通道12呈倾斜设置,过滤腔13内设有过滤网2,过滤腔13与介质进入通道11及介质流出通道1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缺槽3,另一端设有可封闭或开启过滤腔开口131的密封盖4,密封盖4上设有与卡接缺槽3对应的卡接槽41,过滤网2的轴向一端延伸至卡接缺槽3内,另一端处于卡接槽41内;且卡接缺槽3内设有可调节的抵触组件5。上述方案中,卡接缺槽3及与其对应的卡接槽41的设置,使过滤网2能够稳定的处于过滤腔13内,防止介质压力对过滤网2照成冲击后的移位,以及过滤腔2内产生死角,对过滤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卡接缺槽3内可调节的抵触组件5的设置则是为了进一步对过滤网2进行固定;过滤网2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清洗,密封盖4的设置方便了过滤网2的安装及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接缺槽3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腔31,可调节的抵触组件5包括有处于安装腔31内并可沿安装腔31轴向往复滑移的抵压块51及延伸至安装腔31外并与抵压块51联动连接的调节螺杆5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国,密封盖4通过螺钉与本体1连接,密封盖4上开设有排出孔42,排出孔42处设有可与密封盖4拆卸连接的密封堵块6。排出孔42的设置是为了在拆除密封盖4时,先将过滤腔13内残留的介质有序的排出,防止介质直接由过滤腔13开口131处排出时而导致介质无需的飞溅;密封堵块6的设置则是了使过滤腔13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密封状态,且该密封堵块6可为螺堵,也可为直接卡接于排出孔42内的密封块。为了方便残留的介质能够顺着过滤腔13内壁132排出,过滤腔13的内壁132与过滤网2之间留有间隙,且过滤腔13的内壁132呈弧状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工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工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22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力学教学用简易拉伸试验装置
- 下一篇:多柱电子束设备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