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眼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71709.5 | 申请日: | 2013-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静宇;张豹;李遥玲;刘寸宇;杨斌;叶丁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C7/10 | 分类号: | G02C7/10;G02C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尤其是一种多用途眼镜。
背景技术
普通近视眼镜是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而制作的简单光学器件,由镜片、镜框和镜架组成,具体包括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老花眼镜以及散光眼镜四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观的追求范围越来越广,故现在很多普通近视眼镜在设计时,除了考虑便于视物的功能性要求,还越来越考虑眼镜自身美感的设计以带来装饰作用。
墨镜是眼镜的一种,主要用于遮阳以及装饰的作用,特别适合旅游爱好者使用。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兴旺发展,墨镜款式也越来越新颖靓丽,其造型装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大众特别是旅游爱好者的喜欢。但墨镜一般不具备矫正视力的功能。故近视者佩戴墨镜时,会造成视力不清,特别是深度近视者,很难享受到佩戴墨镜带来的感受和乐趣。
我国专利号201210128024.6曾公开过一种多功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所述眼镜主体上设置有自动清洗装置和开关模组,所述开关模组与自动清洗装置相连接,所属眼镜主体上还设置有一切换镜片的装置,所述切换镜片装置内设有若干种颜色的代换镜片。该多功能眼镜,可以实现不同颜色镜片的切换,但仍然无法解决上述墨镜和矫正视力无法兼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结构简单,方便切换,能够兼顾矫正视力和墨镜的功能的多用途眼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用途眼镜,包括镜架、镜框和镜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对应两个镜片安装的两个墨镜转换机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以通过墨镜转换机构在墨镜和镜片之间切换,满足近视者佩戴墨镜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墨镜转换机构包括一个转轴卷筒,转轴卷筒由一个转轴,一个连接轴和一张柔性滤光片构成,所述转轴安装在镜框对应镜片上端位置内侧面的一个水平安装槽内且转轴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水平安装槽的两端,所述柔性滤光片一端连接并卷裹在转轴上,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柔性滤光片的另一端,所述柔性滤光片宽度和镜片宽度匹配且长度大于镜片高度,所述镜框对应镜片下端位置内侧面两端位置还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轴两端为能够卡接固定到卡扣内的卡接端;所述水平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和镜框连接,另一端和转轴连接且用于转轴复位。
转轴卷筒的转轴安装在镜框对应镜片上端位置内侧面的一个水平安装槽内且转轴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水平安装槽的两端。水平安装槽在在镜框对应镜片上端位置的内侧面,他人不能够看见,这样一来,不仅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也更佳美观大方。转轴卷筒的柔性滤光片一端连接并卷裹在转轴上,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柔性滤光片的另一端,所述柔性滤光片宽度和镜片宽度匹配且长度大于镜片高度,这样,可以通过拉动连接轴,使得柔性滤光片绕转轴转动,完成眼镜从矫正视力镜片到墨镜的切换。在镜框对应镜片下端位置内侧面两端位置还设置有卡扣,所述连接轴两端为能够卡接固定到卡扣内的卡接端;水平安装槽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和镜框连接,另一端和转轴连接且用于转轴复位,这样一来,使用者需要墨镜时,可以拉动连接轴,并将对应镜片上的连接轴两端卡接固定到卡扣内的卡接端,避免柔性滤光片在使用者行进过程中产生抖动,确保使用者正常使用;在使用者不需墨镜时,只需将对应镜片上的连接轴两端从卡扣内取出,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柔性滤光片绕转轴回转至水平安装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还能够方便地在矫正视力镜片和墨镜之间切换,适合近视者佩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多用途眼镜,包括镜架、镜框1和镜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对应两个镜片安装的两个墨镜转换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