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套容器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390.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永;周璞;阎鹏;吕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夹套容器温控系统,属于温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带闭式夹套容器的循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容器内往往需要控制稳定的温度。现有技术中,为升高容器的温度,常常将蒸汽直接充入夹套循环系统,或用电加热方法直接加热循环系统介质,并且不对夹套内温度实施监控。现有技术导致夹套循环系统温度波动大,容器内控制温度偏差大,控制范围精度低;由于容器内介质或夹套循环系统介质与蒸汽混合,导致相互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温度控制精确、系统温度波动小、介质与蒸汽分离的一种夹套容器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夹套容器温控系统,包括装有夹套的容器,夹套上装有夹套循环管路,夹套和夹套循环管路内装有循环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套循环管路为自封闭管路,夹套循环管路上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连接有提供热能的供热管路;夹套和容器上装有温度感应控制组件。
所述的供热管路包括与换热器热媒进口连接的蒸汽进入管路和与换热器热媒出口连接的冷凝水出水管路,蒸汽进入管路上设有蒸汽阀,冷凝水出水管路上设有疏水阀。
所述的夹套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使循环介质在外部管道和夹套内强制流动。
所述的温度感应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夹套上的用于控制夹套循环管路流量的夹套温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容器上的用于控制供热管路流量的容器温度传感器。
容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控制器与循环泵相关联,夹套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控制器与蒸汽阀相关联。
双路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温度控制器与蒸汽阀和循环泵相关联。供热管路由蒸汽阀控制运行、夹套循环管路由循环泵控制运行。
根据容器温度的具体要求,夹套内温度传感器的设定温度可以高于容器内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不同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夹套容器温控系统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保证了容器内的温度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夹套容器温控系统通过夹套对容器进行升温和保温,并设定双路温度传感器分别对容器和夹套进行温度控制,可避免循环系统温度过大波动。
通过温度控制器联动控制蒸汽阀启闭和循环泵的运行,夹套温控系统可自动维持容器内的温度在设定值的允许范围内。即使供热蒸汽发生温度变化,也能保持容器内温度的稳定。供热管路与循环系统相互独立,换热器用于热量交换,避免了热态蒸汽与循环系统内介质混合造成的污染。
供热管路蒸汽介质与夹套循环管路介质不连通。不会造成夹套循环管路内的介质污染,降低夹套和容器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夹套容器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容器温度传感器 2、夹套温度传感器 3、循环泵 4、蒸汽阀 5、换热器 6、疏水阀 7、夹套 8、容器 9、蒸汽进入管路 10、冷凝水出水管路 11、供热管路 12、夹套循环管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套容器温控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夹套容器温控系统,包括供热管路11、夹套循环管路12及夹套7、容器关联温度控制器、容器温度传感器1及夹套温度传感器2。供热管路11与夹套循环管路12相互独立,供热管路与夹套循环管路之间设置换热器5进行热量交换,供热管路11包括换热器5之前的蒸汽进入管路9和换热器5之后的冷凝水出水管路10,蒸汽进入管路9上设有蒸汽阀4,冷凝水出水管路10上设疏水阀6;夹套循环管路12设置循环泵3使循环介质在外部管道和夹套7内强制流动;容器8与夹套7通过容器壁壳进行热量交换,容器温度传感器1通过温度控制器与循环泵3相关联,夹套温度传感器2通过温度控制器与蒸汽阀4相关联。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夹套容器温控系统分别预先设定容器8内容器温度传感器1的工作温度及其允许范围、夹套7内夹套温度传感器2的工作温度及其允许范围后,将其四外接口分别接入夹套7进口及回口、蒸汽源及冷凝水接收装置。一般情况下,夹套7内夹套温度传感器2的设定温度应高于容器8内容器温度传感器1的设定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