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支撑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369.6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缪家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预应力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支撑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技术领域,预应力混凝土,为了弥补混凝土过早出现裂缝的现象,在构件使用(加载)以前,预先给混凝土一个预压力,即在混凝土的受拉区内,用人工加力的方法,将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缩力,使混凝土受拉区预先受压力。这种储存下来的预加压力,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拉力时,首先抵消受拉区混凝土中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使混凝土受拉,这就限制了混凝土的伸长,延缓或不使裂缝出现,这就叫做预应力混凝土。在现有的土木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混凝土方桩进行各种结构的搭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支撑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强支撑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混凝土桩体,在所述混凝土桩体内的四个顶角处均分别设有第一支撑钢筋,在所述混凝土桩体的中心镶嵌有支撑钢管,在所述支撑钢管的内部区域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支撑组、第二环形支撑组和第三环形支撑组,且所述第一环形支撑组、第二环形支撑组和第三环形支撑组中均具有以支撑钢管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分布的四块圆弧形钢板,在所述支撑钢管的中心设有第二支撑钢筋。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钢管的壁厚为4~12mm。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钢筋的直径为10~40mm,所述第二支撑钢筋的直径5~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多层辐射式的加固设计,使得混凝土方桩的结构更为稳固可靠,适用于各种土木工程建设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桩体,2.第一支撑钢筋,3.支撑钢管,4.第一环形支撑组,5.第二环形支撑组,6.第三环形支撑组,7.第二支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强支撑型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混凝土桩体1,在所述混凝土桩体1内的四个顶角处均分别设有第一支撑钢筋2,在所述混凝土桩体1的中心镶嵌有支撑钢管3,在所述支撑钢管3的内部区域由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环形支撑组4、第二环形支撑组5和第三环形支撑组6,且所述第一环形支撑组4、第二环形支撑组5和第三环形支撑组6中均具有以支撑钢管3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分布的四块圆弧形钢板,在所述支撑钢管3的中心设有第二支撑钢筋7。
所述支撑钢管3的壁厚为4~12mm。
所述第一支撑钢筋2的直径为10~40mm,所述第二支撑钢筋7的直径5~30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多层辐射式的加固设计,使得混凝土方桩的结构更为稳固可靠,适用于各种土木工程建设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3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调温热回收型通风系统
- 下一篇:重症外科患者专用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