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无刷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227.X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向柳春;费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32;F04D29/52;F04D29/02;F04D29/0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346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的防止漏油、防尘的直流无刷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子设备、电脑设备的散热风扇的电机一般都是采用直流无刷电机,例如计算机中的电源盒、显卡、CPU、主板上的散热风扇,通信设备中的交换机、路由器中的散热风扇等,甚至很多家电设备的电器件的散热风扇。总而言之,直流无刷风扇在电器领域的使用非常广。
现有的直流无刷风扇的防尘、防漏油问题一直都是各制造厂家困惑的问题,由于漏油或灰尘进入电机后严重影响电机的性能,并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直流无刷风扇的电机通常是在轴套的上端利用压盖或垫片密封,但由于转轴在高速运转时会把润滑油甩出,使得轴承与转轴之间及转轴上的润滑油加快减少,而且外部的灰尘也容易进入落在轴承和转轴上,使得转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加大,产生异音,使得电机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漏油、防尘、使用寿命长的直流无刷风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直流无刷风扇,包括基架、带有扇叶的轮毂、定子装置、转子装置、非金属轴承及转轴,所述定子装置静止固定在基架所设的轴套外围,转子装置套设在定子装置外围,且转子装置能环绕定子装置旋转,转子装置与轮毂连接,并能带动轮毂旋转,轴承插设于基架所设的轴套内,转轴设在轮毂内中心,转轴插设于轴承的轴孔内,所述轮毂的内侧与定子装置的上端面之间设有挡油尘结构,所述挡油尘结构包括设在轮毂的内侧的凸环及设在定子装置的上端面的凹环槽,凸环的上端伸入凹环槽内;或凸环所设的位置与凹环槽所设的位置互换。
上述方案中,利用凸环插入凹环槽形成阻隔墙,把转轴及轴承的所设腔内与外部隔离,从而实现防止润滑油被甩出外部,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轴承和转轴所在的腔体内,从而提高风扇的寿命。
为了减少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摩擦,上述转轴插设在轴承内的部分开设有凹槽。
上述非金属轴承的外侧壁开设有若干沟槽,一可以减小轴承的壁厚,避免应力集中的影响,二可以减少制造材料,三便于润滑油的流通。
优选地,上述沟槽贯穿非金属轴承的两端面。
为了保证轴承各处受力均匀,上述轴承上述沟槽圆周均布在非金属轴承的外侧壁。
上述基架所设的轴套内在靠近其底部位置设有卡片,转轴在对应卡片的所设位置设有卡槽,卡片能与转轴所设的卡槽扣接。当转轴穿过卡片,最后卡片卡在卡槽内,使得转轴不能轻易拆卸出来。
上述非金属轴承的轴孔靠近轴套底部的一端开设沉孔,转轴上的卡槽靠近转轴中部的一侧位于沉孔内。本方案可以避免转轴的卡槽靠近转轴中部的侧面与卡片接触而被限位,从而使转轴的端部不能与轴套内底部接触。
为了实现绝缘作用,上述定子装置包括芯、分别设在芯上下端面的上绝缘件和上绝缘件,凸环或凹环槽设在上绝缘件的外侧。
上述基架所设的轴套的内底部设有耐磨垫片,转轴位于轴套内的一端的端面能与耐磨垫片接触。
为了减小轴端与耐磨垫片的摩擦,上述转轴位于轴套内的一端的端面为凸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凸环插入凹环槽形成阻隔墙,实现转轴及轴承的所在腔体与外部隔离,从而实现防止润滑油被甩出外部,也防止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轴承和转轴所设的腔内;由于轴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非金属轴承与金属转轴配合,减小了摩擦系数,从而减小由于摩擦或撞击产生的异音,由于轴承的外侧壁及端部均设有凹槽,便于润滑油的流通循环,从而提高润滑效果,而且非金属材料自身也有润滑作用,尽管润滑油耗尽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产生的异音也不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无刷风扇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无刷风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下列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鑫贺精密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