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126.2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淋芳;孔宪政;唐雄飞;王俊丰;孙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1/18 | 分类号: | B65D51/18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4114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合 防伪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白酒类铝塑结合盖,在开启瓶盖后再反复扭紧,内盖将铝盖压变形后,能够露出的防伪部分过小,无法全部露出铝外盖上“瓶盖已开启”的字样,达不到客户需要的这种防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瓶盖在开启后扭紧时内盖易将铝盖压变形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包括外盖、铝外套、内盖、连体筒、内塞及卡扣,内盖与连体筒扭紧,内盖密封面A与连体筒的密封面B过盈配合,铝外套上设有压痕F,连体筒上设有U型槽G,内盖与连体筒装入铝外套中,压痕F将U型槽G包边,压痕F与U型槽G之间留有空隙,能够形成相对运动,内塞压入连体筒中,内塞的密封面C与连体筒的密封面D过盈配合,内塞的密封面E与瓶口内径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铝外套压痕与连体筒U型槽之间留有空隙,能够形成相对运动,再次将盖子旋紧后,内盖的下端压着铝外套及卡扣向下移动,使得铝盖无法变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铝外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盖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体筒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塞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的剖面示意图。
零件说明:1、外盖,2、铝外套,3、内盖,4、连体筒,5、内塞,6、卡扣,A、密封面,B、密封面,C、密封面,D、密封面,E、密封面,F、压痕,G、U型槽,H、铝外套连点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铝塑结合防伪瓶盖,包括外盖1、铝外套2、内盖3、连体筒4、内塞5及卡扣6,内盖3与连体筒4扭紧,内盖3的密封面A与连体筒4的密封面B过盈配合,铝外套2上设有压痕F,连体筒4上设有U型槽G,内盖3与连体筒4装入铝外套2中,压痕F将U型槽G包边,压痕F与U型槽G之间留有空隙,能够形成相对运动,内塞5压入连体筒4中,内塞5的密封面C与连体筒4的密封面D过盈配合,内塞5的密封面E与瓶口内径过盈配合。
当瓶盖压在瓶口上开启之后,铝外套连点处H断开,内盖3下端从铝外套2中脱出,由于铝外套压痕F与连体筒U型槽G之间有间隙,能够形成相对运动,所以当再次将盖子旋紧后,内盖3的下端压着铝外套2及卡扣6向下移动,使得铝盖无法变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