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数据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1036.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多斌;端黎明;李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数据 连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数据连接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出现各种移动硬盘,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收藏。移动硬盘与电脑或者手机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用到数据传输的数据线。普通的USB2.0数据线现在最高传输速率为480Mbps,即60MB/s,很难满足电脑爱好者对传输速度的追求,而且由于电脑、手机的接口大部分仍为USB2.0接口,更换电脑、手机成本高,急需一种能大幅度提高传输速度,又能和兼容USB2.0的数据连接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SB数据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USB数据连接线,包括数据线接头A、数据线接头B和线缆;所述线缆连接数据线接头A和数据线接头B;所述数据线接头A在原有USB2.0数据线接头上增加五个在一条线上的连接端子,包括两个接收端子、两个发送端子和一个地线端子;所述数据线接头B在原有USB2.0数据线接头B上增加两个接收插针和两个发送插针,分布在原有插针两端。
所述接收端子和发送端子以地线端子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接收插针和发送插针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既明显提高了传输速度,又兼容USB2.0数据线,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 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 2为P1向结构示意图;
图 3为P2向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线缆;20、数据线接头A;30、数据线接头B;21、接收端子;22、发送端子;23、地线端子;31、接收插针;32、发送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USB数据连接线,包括数据线接头A20、数据线接头B30和线缆10;所述线缆10连接数据线接头A20和数据线接头B30;所述数据线接头A20在原有USB2.0数据线接头上增加五个在一条线上的连接端子,包括两个接收端子21、两个发送端子22和一个地线端子23;所述数据线接头B30在原有USB2.0数据线接头B上增加两个接收插针31和两个发送插针32,分布在原有插针两端,通过设置的接收端子21、发送端子22、接收插针31和发送插针32,实现四线制差分信号传输,支持双向并发全双工数据通信,提供了更快的每秒4.8Gb传输速度,几十倍于USB2.0的传输速度,而且结构合理,可以兼容USB2.0数据线的使用,既明显提高了传输速度,又便于使用。
所述接收端子21和发送端子22以地线端子23为轴对称设置。
所述接收插针31和发送插针32对称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泰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1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碳驱油工艺
- 下一篇:一种连续油管切割工具串的切割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