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974.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6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8 | 分类号: | B29C33/38;B29C70/34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弧形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弧形管的制作主要用吹气袋的方法,其制作方法是先制作软质袋,并保证软质袋不漏气,将软质袋预大气,然后将材料包裹在软质袋上,并将其放在模具内,合模后再向软质袋内打气增加压力。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程序多,空气的压力不够,产品强度低,管的内表面有褶皱不光滑,结构性能低。而吹气袋方法制作所用的模具多为金属模具,模具费用高,而且大型的弧形管模具无法制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主要由玻璃钢上模具、玻璃钢下模具、螺栓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玻璃钢上模具和玻璃钢下模具均为半圆形,采用螺栓固定;玻璃钢上模具和玻璃钢下模具之间设置硅胶棒,硅胶棒为圆柱形,外径比弧形管的内径小1.5-2mm,长度大于弧形管长度180-220mm;玻璃钢上模具、玻璃钢下模具与硅胶棒之间形成模具内腔,模具内腔直径为弧形管外径,长度大于硅胶棒长度18-22mm。
优选的,所述硅胶棒的热膨胀系数为2%-3%。
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材料弧形管制作的主要材料为预浸料,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产品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棒的热膨胀性能和玻璃模具外定型功能,将弧形管整体制作成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操作步骤简单,产品外形美观,产品强度高,结构性能强,弧形误差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复合材料弧形管的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钢上模具、2模具内腔、3螺栓、4玻璃钢下模具、5硅胶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玻璃钢上模具1和玻璃钢下模具4均为半圆形,采用螺栓3固定;玻璃钢上模具1和玻璃钢下模具4之间设置硅胶棒5,硅胶棒5为圆柱形,外径比弧形管的内径小1.5-2mm,长度大于弧形管长度180-220mm;玻璃钢上模具1、玻璃钢下模具4与硅胶棒5之间形成模具内腔2,模具内腔2直径为弧形管外径,长度大于硅胶棒5长度18-22mm。
采用上述模具制作复合材料弧形管的方法:将预浸料材料卷在硅胶棒5上,卷的过程中保证预浸料材料层间压实;完毕后放置在玻璃钢下模具4内,将玻璃钢上模具1合模在玻璃钢下模具4上,用螺栓3紧固,加温,固化成型,脱模,将硅胶棒5取出,弧形管制作完成。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制作硅胶棒5:根据弧形管的内径制作硅胶棒5,硅胶棒5的外径要求比弧形管的内径小1.5-2mm,硅胶棒5的热膨胀系数为2%-3%,硅胶棒5的长度大于弧形管长度180-220mm,以便于硅胶棒取出。
2、采用VARI工艺,分别制作完成玻璃钢上模具1和玻璃钢下模具4:玻璃钢上模具1和玻璃钢下模具4均为半圆形,采用螺栓3固定,玻璃钢上模具1、玻璃钢下模具4与硅胶棒5之间形成模具内腔2;模具内腔2直径为弧形管外径,长度大于硅胶棒5长度18-22mm。
3、成型:按照设计铺层厚度将预浸料材料卷在硅胶棒5上,卷的过程中保证预浸料材料层间压实;完毕后放置在玻璃钢下模具4内,将玻璃钢上模具1合模在玻璃钢下模具4上,用螺栓3紧固,根据预浸料的成分确定升温程序进行加温,固化成型,脱模,将硅胶棒5取出,弧形管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双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R型板材专用折弯机模具
- 下一篇:一种插座插头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