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机轧件油污吹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266.8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轩;刘坤英;刘应超;杨伯苓;刘建星;温倩;徐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27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机 轧件 油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机轧件油污吹扫装置,适用于各种需要对轧件表面油污进行吹扫的轧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或钢铁等材料在轧机进行轧制过程中,因摩擦系数大、压下力大,同时产生大量的变形热和摩擦热,如果没有必要的润滑和冷却会缩短轧辊寿命、造成轧件表面损伤,使板形不合格甚至造成轧辊裂纹。所以,在轧件减厚时,轧辊与轧件之间要使用适当的润滑剂(轧制油),以达到润滑和冷却的目的。
轧制过程中,由于上下工作辊边部有接近带材厚度的辊缝存在,所以因工艺裂边的带材边部在出口侧的带油量几乎占到了单位面积带油量的80%,而在一般的吹扫过程中,由固定在轧机牌坊上且靠近出口辊缝的点式管状吹扫,占整体单位面积带油量80%的带材端面的带油没有被吹掉,带材上下表面的带油因点式吹扫的结构所致呈弥散性,最终单面10%的带油量又会掉落板面。也造成轧材的单位油耗增加、H2X状态卷材的成品退火也要延长相应的退火时间,造成了耗电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机轧件油污吹扫装置,它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使用它可以减少轧制油和电能的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轧机出口端两侧的端面辊缝吹扫管,在轧件上方设有燕式风箱风刀:一个上风箱,上风箱的底面设有至少一组八字形排列风刀,风刀位于与轧件边沿相对应的位置,八字形排列风刀的开口方向和轧件的行进方向相同,风刀具有所吹出的风向轧件的边沿部倾斜的结构;轧件下方对称设有与其上方相同结构的燕式风箱风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
风刀吹风口方向与轧件的宽度方向成45度夹角。
八字形排列风刀为三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燕式风箱风刀布局,上下面单边均有3个带有风箱的风刀,上下表面两侧的前端风刀第一次将吹落到轧件上的轧制油吹出带材边部,遗留的部分经中间和后端风刀逐次吹出带材边部进行回收。从而节约了轧制油的使用量,避免了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因卷材带油量太多而增加的退火时间,从而节约了电能。因此它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轧机牌坊;2、端面辊缝吹扫管;3、轧件;4、风刀;5、上风箱;6、下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述的实施例可知,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轧机出口端两侧的端面辊缝吹扫管2,在端面辊缝吹扫管2后面(轧件3的行进方向为后),轧件3上方设有燕式风箱风刀:一个上风箱5,上风箱5的底面设有至少一组八字形排列风刀4,风刀位于与轧件3边沿相对应的位置,八字形排列风刀4的开口方向和轧件3的行进方向相同,风刀4具有所吹出的风向轧件3的边沿部倾斜的结构;轧件3下方对称设有与其上方相同结构的燕式风箱风刀。
风刀4吹风口方向与轧件3的宽度方向成45度夹角。
八字形排列风刀4为三组。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燕式风箱风刀布局,上下面单边均有3个带有风箱的风刀,轧件经过轧制出辊缝后,先经由轧件两侧端面辊缝吹扫管吹扫清除轧件毛边的80%带油量,弥散至轧件表面的油点及上下表面所带的表面油膜逐步由一组或多组八字形风刀吹出带材边部进行回收。从而节约了轧制油的使用量,避免了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因卷材带油量太多而增加的退火时间,从而节约了电能。因此它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它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使用它可以减少轧制油和电能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北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拉丝装置
- 下一篇:用于高速线材生产的吐丝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