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252.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殷弘;江琳;夏兴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8 | 分类号: | B65G4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排圆棒单根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中,时常需要对圆棒进行计数和对不合格圆棒进行剔除,为此需要对圆棒进行单根分离。传统的人工分离方式,不仅操作不便,分离错误造成的计数误差十分突出,而且人工分离方式与棒材全连轧制高效生产率不配套,效率低下,影响产量。因此为了减轻工人体力强度、降低计数误差、提高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棒材生产的自动计数分离技术成为钢厂棒材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生产的连续性、操作简便、效率高的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抬钢装置,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分钢装置,所述抬钢装置包括抬钢臂以及所述抬钢臂连接的第一联动装置;所述分钢装置包括拨爪、所述拨爪连接的第二联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联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的制动器以及所述制动器连接的减速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抬钢臂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调节螺杆、第一拉杆、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以及液压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拨爪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调节螺杆、第二拉杆、第三摆臂、第四摆臂、连杆以及曲柄。
具体地,所述第一摆臂和所述第二摆臂安装在轴一上,所述轴一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在第一支架上。
具体地,所述第三摆臂和所述第四摆臂安装在轴二上,所述轴二通过第二轴承座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具体地,所述抬钢臂上设有调节垫块和挡块。
特别地,所述驱动电机设有编码器。
特别地,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接近开关。
特别地,所述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设有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利用抬钢装置和分钢装置来解决棒材产品的在线自动单根分离问题。根据圆棒规格大小,通过调节螺杆来调整抬钢臂的初始位置,通过调节垫块来调整所述挡块的位置,再利用液压缸来实现抬钢臂的升降,将圆棒从生产线中分离出来。通过调节螺杆调整拨爪的位置,通过驱动电机来驱动联轴器、制动器和减速机,带动曲柄作回转运动,以实现拨爪的翻转以及启停,以此实现较大规格成排圆棒的在线自动单根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宽泛的产品参数规格,满足生产的连续性,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运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运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完成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安装在棒材精整区移送链之间,包括第一底座107和第二底座209,所述第一底座107和第二底座209直接安装在设备基础上,所述第一底座107上设有抬钢装置,所述第二底座209上设有分钢装置,所述抬钢装置包括抬钢臂101以及所述抬钢臂101连接的第一联动装置;所述分钢装置包括拨爪218、所述拨爪218连接的第二联动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联动装置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成排圆棒单根分离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连接的联轴器202,所述联轴器202连接的制动器203以及所述制动器203连接的减速机204。
所述第一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抬钢臂101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块102第一调节螺杆103、第一拉杆104、第一摆臂105、第二摆臂108以及液压缸106。
所述第二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拨爪218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块217、第二调节螺杆216、第二拉杆215、第三摆臂210、第四摆臂211、连杆206以及曲柄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外寒内饮型肺气肿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电动车充电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