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074.7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4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俏;施军锁;方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0 | 分类号: | B66B7/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22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轿厢为了降低电梯启动、停层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引起的噪音,提高刺客的舒适感会在上梁和轿顶轮减震架之间加装减震器,但是目前加装的减震器只能解决上下振动减震,对于轿厢前后、左右并不能起到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减震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轿厢只有上下减震而没有左右或者前后减震,影响乘客乘坐舒适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梯减震装置,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根上梁、与轿顶轮连接的减震架,每根所述上梁的底部均通过至少一个方形减震器与减震架的顶部连接,每根所述上梁两端的侧壁还分别通过一个支架与减震架连接,所述上梁与支架之间设有圆形减震块。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L形包括竖直边和水平边,所述竖直边与上梁侧壁之间设有圆形减震块;便于设置圆形减震块更好的达到前后减震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圆形减震块为圆台形,所述圆形减震块较小的一端与上梁接触,所述圆形减震快较大的一端与支架接触;能实达到最佳减震效果的圆形减震块形状及设置方式。
优选的,所述方形减震器包括上联板和下联板,所述上联板与下联板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较好的实现上下、左右减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前后设置在上梁和减震架之间的方形减震器进行上下和左右减震,再由支架和圆形减震块进行前后减震,有效提高了乘客乘坐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实施例,一种电梯减震装置,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根上梁7、与轿顶轮9连接的减震架1,每根所述上梁7的底部均通过至少一个方形减震器2与减震架1的顶部连接,每根所述上梁7两端的侧壁还分别通过一个支架6与减震架1连接,所述上梁7与支架6之间设有圆形减震块5,所述支架6为L形包括竖直边10和水平边11, 所述竖直边10与上梁7侧壁之间设有圆形减震块5,所述圆形减震块5为圆台形,所述圆形减震块5较小的一端与上梁7接触,所述圆形减震快较大的一端与支架6接触,所述方形减震器2包括方形的上联板3和方形的下联板4,所述上联板3与下联板4之间设有弹性元件8,所述弹性元件8可以为弹簧也可以是弹性橡胶。
方形减震器2通过螺栓与上梁7连接,也通过螺栓与减震架1连接,也用螺栓穿过支架6的竖直边10、圆形减震块5、上梁7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前方上梁7通过三个方形减震器2与减震架1连接,后方上梁7也通过三个方形减震器2与减震架1连接,前方上梁7和后方上梁7的左右两端分别用一个支架6与减震架1连接,这样方形减震器2和圆形减震块5、支架6组成矩形,从而可以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对轿厢进行减震,提高乘坐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天线
- 下一篇:便携固定式围带缠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