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状燃气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072.8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政伟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多变,实用方便的环状燃气炉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20103756.6,公开了一种户外用“X”形燃气炉头,包括炉头本体,在所述炉头本体的中心安装设置的管路连接头的四面接有由四根弯管组成的“X”形发连接管,于贯通炉头本体背面的管路连接头下端设有燃气进气管,在炉头本体上还装有电子打火装置,在“X”形发连接管管体下沿均匀开设若干燃气出孔,“X”形发连接管四根弯管一端固定于炉头本体边缘,另一端呈向中心拱起状连接在管路连接头上,管路连接头下端设有燃气进气管上还设有控制阀。
上述发明创造虽然达到了火焰从连接管管体下沿燃烧之目的,但结构复杂,且连接管管体仅存在一种燃烧模式,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多变,加热燃烧均匀,实用方便的环状燃气炉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状燃气炉头,包括炉头本体,炉头本体中心设有双头牙连接头,双头牙连接头上设置有多条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有多条火圈。
火圈形状为环状,连接管及火圈上沿设置有若干火孔。
连接管数量为2至5条,火圈数量为1至4圈。
双头牙连接头上、下两端开有气孔,上端气孔或下端气孔上设置有金属塞,上端气孔或下端气孔上可通过设置燃气管与燃气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炉头本体中心的双头牙连接头能设置多条连接管,连接管上能设置多条火圈,更全面均匀的对炊具进行加热,在双头牙连接头上设置上端气孔、下端气孔及金属塞,让炉头本体达到上下两端均能燃烧取暖之目的,当使用者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取暖遇到雨天时,让炉头本体的下端气孔朝上,此时火孔位于炉头本体的下端,点燃的火焰能围绕着连接管及火圈向上燃烧加热,避免雨水浇灭火焰,方便实用,结构简单,外形多变、美观,深受人们喜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环状燃气炉头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环状燃气炉头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环状燃气炉头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环状燃气炉头,包括炉头本体1,炉头本体1中心设有双头牙连接头2,双头牙连接头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1和第二连接管32,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呈一字型排列,第一连接管31与第二连接管32上设置有第一火圈41和第二火圈42,第一火圈41与第二火圈42构成同心圆结构,第一连接管31、第二连接管32、第一火圈41及第二火圈42上沿设置有若干火孔5,双头牙连接头2上端、下端分别开有上端气孔(附图未示)、下端气孔(附图未示),当上端气孔朝上时,上端气孔上设置有金属塞6。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双头牙连接头2上设置有第三连接管33、第四连接管34和第五连接管35,第三连接管33、第四连接管34与第五连接管35三者呈“Y”字型排列,第三连接管33与第四连接管34及第五连接管35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三火圈43、第四火圈44和第五火圈45,第三火圈43、第四火圈44和第五火圈45构成同心圆结构,第三连接管33、第四连接管34、第五连接管35、第三火圈43、第四火圈44及第五火圈45上沿设置有若干火孔(附图未示),双头牙连接头2上端、下端分别开有上端气孔(附图未示)、下端气孔(附图未示),当下端气孔朝上时,下端气孔上设置有金属塞6。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双头牙连接头2上设置有第六连接管36、第七连接管37、第八连接管38和第九连接管39,第六连接管36、第七连接管37、第八连接管38和第九连接管39呈“十”字型排列,第六连接管36、第七连接管37、第八连接管38和第九连接管39上依次分别设置有第六火圈46、第七火圈47和第八火圈48,第六火圈46、第七火圈47和第八火圈48构成同心圆结构,第六连接管36、第七连接管37、第八连接管38、第九连接管39、第六火圈46、第七火圈47及第八火圈48上沿设置有若干火孔5,双头牙连接头2上端、下端分别开有上端气孔21、下端气孔(附图未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政伟,未经陈政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