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70035.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周中华;韩雷;刘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8 | 分类号: | F24F1/08;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 具有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热泵式空调机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会降得很低,当室外换热器的表面温度低于大气的冻结温度时,就会在冷凝器的翅片表面形成霜层。霜层会由于制热的持续进行,厚度逐渐增加,导致蒸发量大大减少,削弱室内侧的制热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目前采用了蓄热连续化霜方式,蓄热的热源可以是很多种,比如压缩机的废热。通过收集压缩机的废热用于在化霜时给低温制冷剂补充热量,确保持续制热的实现。
目前专利公开的相关收集压缩机废热的蓄热装置,都采用围绕压缩机缸体,在大半圆周的范围内,装配上一个具有独自空腔结构的圆弧槽体。压缩机的废热首先通过缸体壁传递给隔层,隔层再传递给蓄热槽壁,蓄热槽壁最终传递给槽内的蓄热材料,蓄热材料把热量以温度变化或者状态(相变)方式储存下来。
上述方式存在缺陷如下:
由于压缩机热量到蓄热材料之间传递层次多,传热速率低、传热时间长。按照圆筒壁多层平壁导热的原理,每一层的传热量相同,且取决于热导率较小的那一层,上述的隔层、槽体壁成为影响压缩机热量传递给蓄热材料热阻集中层,进而导致压缩机废热热量的传热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废热热量的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置在压缩机本体的外侧,并与压缩机本体的缸体外壁之间围成蓄热内腔。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板、圆弧壁板和盖板,圆弧壁板连接在底板和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蓄热装置还包括蓄热介质和蓄热换热器,蓄热介质填充在蓄热内腔中,蓄热换热器设置在蓄热内腔中。
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蓄热换热器的两个端部配合。
进一步地,盖板上设有沿压缩机本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孔,弧形孔内设置有胶塞件。
进一步地,胶塞件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填充有隔水件。
进一步地,底板、圆弧壁板和盖板均与压缩机本体的缸体外壁焊接,圆弧壁板焊接在底板和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圆弧壁板包括弧形本体部和与弧形本体部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端板,弧形本体部所占的圆周角度在180度以上。
进一步地,压缩机本体的缸体外壁与蓄热介质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缓蚀剂涂层和/或防锈剂涂层。
进一步地,蓄热换热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结构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的压缩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壳体设置在压缩机本体的外侧,并与压缩机本体的缸体外壁之间围成蓄热内腔,也就是蓄热内腔的一个面直接就是压缩机的缸体外壁。这样,相对现有技术中的多层传递,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可实现把废热直接地、快速地传递给蓄热内腔内。进而有效地缩短了热量收集和传递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废热热量的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底板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圆弧壁板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盖板和蓄热换热器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蓄热换热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蓄热换热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压缩机的胶塞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图10的空调器运行除霜-制热模式下制冷剂的流向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70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消息推送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防恶意骚扰的用户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