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蚕丝被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9544.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惠丰蚕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6 | 分类号: | A47G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62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丝被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被,尤其涉及一种蚕丝被改进结构;属于床上用品。
背景技术
蚕丝因柔软、透气、保暖、质量轻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目前的蚕丝被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蚕丝纤维移位而聚集成团,从而导致蚕丝纤维分布不均,影响使用的舒适性和保暖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蚕丝被改进结构,以保证经过改进后的蚕丝被具有不易变形、保暖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装填在被套中的蚕丝被芯;所述蚕丝被芯由底层、顶层、固定在该底层和顶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底层由至下而上依次层叠固定的纵向底层、横向底层、第一斜向底层、第二斜向底层构成,所述顶层由至上而下依次层叠固定的纵向顶层、横向顶层、第一斜向顶层、第二斜向顶层构成,所述中间层由若干纵向层和横向层交替层叠固定而成。
纵向底层的四边向上折叠翻起将所述各层蚕丝的端面包覆固定;被套的侧面缝制有拉链。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蚕丝纤维按纵向、横向、对角斜向等方向交替铺设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米字形网状结构,因此改善了棉被的受力状况,彻底消除了原来蚕丝纤维只按一个方向铺设而容易移位聚集成团的缺陷;具有蚕丝纤维分布均匀、不易变形、舒适保暖、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被套1、纵向底层2、横向底层3、第一斜向底层4、第二斜向底层5、纵向层6、拉链7、第二斜向顶层8、第一斜向顶层9、横向顶层10、纵向顶层11、横向层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蚕丝被芯装填在被套1中,所述蚕丝被芯由底层、顶层、绗缝在该底层和顶层之间的中间层构成,所述底层由至下而上依次层叠绗缝在一起的纵向底层2、横向底层3、第一斜向底层4、第二斜向底层5构成,所述顶层由至上而下依次层叠绗缝在一起的纵向顶层11、横向顶层10、第一斜向顶层9、第二斜向顶层8构成,所述中间层由若干纵向层6和横向层12按交替层叠的方式绗缝固定而成。纵向底层2、纵向层6以及纵向顶层11是由按被套1长度方向铺设的蚕丝纤维构成,横向底层3、横向层12以及横向顶层10是由按被套1宽度方向铺设的蚕丝纤维构成,第一斜向底层4和第一斜向顶层9由按被套1对角线的方向铺设的蚕丝纤维构成,第二斜向底层5和第二斜向顶层8由按被套1另外一条对角线的方向铺设的蚕丝纤维构成。
为了保证棉被的四边平整、同时也为了牢固,纵向底层2的幅面略大于被套1,以便可将纵向底层2的四边向上折叠翻起并将所述各层蚕丝的端面包覆绗缝固定。为了使用方便,被套1的侧面缝制有拉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惠丰蚕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惠丰蚕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9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