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928.8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0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亮;吴海星;陈伟世;余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溜井 铲运机 防坠阻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
背景技术
井下采场使用的卸矿溜井在长时间的卸矿作业中被上水平及本水平的矿石击打摩擦后,就会造成溜井井口的尺寸加大,变成漏斗形,大于设计尺寸两倍以上。而现在在井口使用的铲运机防坠措施是由矿石堆积成堆或用一根矿用工字钢进行阻难,矿石料堆或工字钢挡墙由于铲运机铲斗高度的限制不能过高,且在不到一个班次的碾压后,矿堆或工字钢很快就会形成一个自然坡度,根本起不到阻挡铲运机的作用。同时,现在使用的铲运机行驶速度快,自重重,在溜井口作业或卸矿时经常出现铲运机的前轮爬上堆积料堆或工字钢,甚至会发生铲运机坠入溜井的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具有缓冲功能的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之间通过多个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梁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第一阻挡架和第二阻挡架;所述第二阻挡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架和第二阻挡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阻挡架和第二阻挡架连接。这样,就起到了缓冲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弹簧,且其一端与第一阻挡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阻挡架 上的导向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阻挡架通过销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二阻挡架与底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挡架的高度大于第一阻挡架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第一阻挡架之间设有加强筋。这样,当第二阻挡架受到猛烈冲击时,使得后面的第一阻挡架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两道阻挡架,并在两道阻挡架之间设有缓冲机构,当铲运机与第二阻挡架接触后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当铲运机在猛力撞击第二阻挡架时,后面还有第一阻挡架挡住铲运机,使得更加的安全;再者,在铲运机卸矿作业完毕后,回落铲斗时不至于对阻挡架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中:底座1(其中:第一连接梁1.1、第二连接梁1.2)、第一阻挡架2、第二阻挡架3(其中:导向孔3.1)、缓冲机构4(其中:弹簧4.1、导向杆4..2)、销轴5、支撑座6、加强筋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溜井铲运机防坠阻车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梁1.1,第一连接梁1.1之间通过多个与其垂直设置的第二连接梁1.2交叉连接。安装使用的时候,将所述底座1埋入地下,底座1的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或略低于地面,并将底座1与地面固定,并使得所述第一横梁1.1垂直于溜井。所述底座上方1设有第一阻挡架2和第二阻挡架3;所述第二阻挡架3与底座1转动连接;在第一阻挡架2和第二阻挡架3之间设有缓冲机构4。第一阻挡架2和第二阻挡架3都是由两根立柱和一根横梁组成,横梁两端与立柱连接,这样用以增加阻挡架的强度;第一阻挡架2 的立柱分别与两根第一连接梁1.1固定,且靠近第一连接梁1.1的顶部,也即位于第一连接梁1.1靠近溜井的一端;第二阻挡架的立柱分别与第一连接梁1.1转动连接,也位于靠近溜井的一端,但是相对于第一阻挡架2的距离较远。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弹簧4.1,弹簧4.1两端分别与第一阻挡架2和第二阻挡架3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还包括导向杆4.2,所述导向杆4.2穿过所述弹簧4.1,且其一端与第一阻挡架2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阻挡架3上的导向孔3.1内。这样,当铲运机与第二阻挡架接触后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当铲运机在猛力撞击第二阻挡架时,后面还有第一阻挡架挡住铲运机,使得更加的安全;再者,在铲运机卸矿作业完毕后,回落铲斗时不至于对阻挡架造成破坏。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阻挡架3通过销轴5与支撑座6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座6固定在底座1上。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二阻挡架3与底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