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616.7 | 申请日: | 2013-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4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陈海燕;陈虹;陈荡;王锐;吴红军;易懿;年静;李鹏;张海云;杨远芳;方国庆;章转华;周新平;陈刚;孙伟;徐友凤;陈明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3/00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抽油机 光杆 轴向 扭矩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向力及扭矩的传感器,尤其是一种用于抽油机井光杆上的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为实现对抽油机井的工况进行监测、保护和控制,需要对抽油机井光杆在工作中所承受的轴向力(拉力、压力)及扭矩进行测量。现有技术中,测量抽油机井光杆的轴向力及扭矩是分别通过轴向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来实现的,现有的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传感器是通过与悬绳器结合实现在光杆上的安装,现有的抽油机井光杆扭矩传感器是通过与连接件配合实现在光杆上的安装。上述轴向力传感器及扭矩传感器各自独立、分别安装的状况存在的不足是:1、安装繁琐、调试麻烦;2、传感器与光杆的整体性效果欠佳,测量精度不够理想;3、两种传感器需同时配备,费用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与抽油机井光杆连为一体,且集轴向力及扭矩测量的性能为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体化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它具有应变体,应变体的表面上贴附有应变计,应变计与电路板连接,应变体为两端敞口的圆筒形,应变体的两端部具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应变计为轴向力应变计和扭矩应变计两种。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应变体两端部的外螺纹或内螺纹分别与两段光杆的一端联接,使得应变体与两段光杆构成一整体的抽油机井光杆,抽油机井光杆在工作中,通过应变体及其上的应变计以及电路板,即可测量出该光杆的轴向力及扭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它安装方便、测试精度高,且可降低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抽油机井光杆轴向力及扭矩传感器具有应变体2,应变体2为两端敞口的圆筒形,本实施例中,应变体2的两端部具有外螺纹2a。应变体2的表面上贴附有应变计,应变计为轴向力应变计3和扭矩应变计4两种另外,本实施例中,轴向力应变计3为两组、扭矩应变计4为一组,每组应变计分别与电路板1上所对应的的载荷信号接口相接。上述轴向力应变计3、扭矩应变计4及电路板1为现有产品,它们之间的连接为常规技术。
参见图1、图2、图3
应变体2贴附应变计的部位的外部轮廓为正六面体,各组应变计分布在该正六面体的至少两个侧面上。
参见图3
将应变体2两端部的外螺纹分别与两段光杆5的一端联接,由应变体2与两段光杆5构成一整体的抽油机井光杆,抽油机井光杆在工作中,通过应变体2及其上的轴向力应变计3、扭矩应变计4以及电路板1,即可测量出该光杆的轴向力及扭矩。另外,在实际使用时,应变体2装于一壳体6中,可使其上的应变计得到保护,电路板1可固定在壳体6中,也可设置在壳体6外。电路板1处在壳体6外时,可设置在抽油机井所配备的其他测试装置中,以便各数据的集中、统一监测。电路板1设置在壳体6外时,连接各应变计与电路板的导线穿过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