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8283.8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月榕;李欧梵;张昊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主分类号: | E05D11/06 | 分类号: | E05D11/06;E05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治区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门扇 合页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具体说涉及一种电控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锁,安装时需先将门扇、门框上需安装门锁的位置局部破坏,然后再将锁芯装入门扇、将锁体装入门框,安装过程繁琐,破坏门扇、门框的美感,并且在无门框的门体上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其安装时不会对门扇造成破坏,并且安装后不会影响门扇的美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包括信号发射器组、信号接收器、触点开关、信号发射器电源、电磁锁电源,信号发射器组、信号发射器电源、触点开关均安装于门扇上,所述信号发射器组通过触点开关连接信号发射器电源,信号接收器安装于合页上,信号发射器组用于向信号接收器发出指令,电磁锁、信号接收器相互串联连接于电磁锁电源的两极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组包括外信号发射器、内信号发射器,所述触点开关包括外触点开关、内触点开关,还包括内锁开关及外锁开关,所述外触点开关、内锁开关均安装于门扇的外侧,所述内触点开关、外锁开关均安装于门扇的里侧,所述外信号发射器、外触点开关、外锁开关相互串联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电源上,所述内信号发射器、内触点开关、内锁开关相互串联连接于所述信号发射器电源上。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其中,所述外触点开关、内触点开关分别安装于门扇的外侧把手和内侧把手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包括信号发射器组、信号接收器、触点开关,信号发射器组、触点开关均安装于门扇上,信号接收器安装于合页上,电磁锁、信号接收器相互串联连接于电磁锁电源的两极上,通过触点开关使信号发射器组通电工作向信号接收器发出断电指令,使电磁锁断电,合页的两页板之间的磁力消失,门可以打开,关门并达到自动延时的时间后,信号发射器组向信号接收器发出通电指令,电磁锁通电,合页的两页板之间产生磁力使门上锁,这种电控门锁安装时不会对门扇造成破坏,安装后也不会影响门扇的美观,并且在没有门框的门体上也可安装。
另外,信号发射器组包括外信号发射器、内信号发射器,触点开关包括外触点开关、内触点开关,还包括内锁开关及外锁开关,外触点开关、内锁开关均安装于门扇的外侧,内触点开关、外锁开关均安装于门扇的里侧,因此当住户在门内或门外时可以将门扇反锁。外触点开关、内触点开关分别安装于门扇的外侧把手和内侧把手上,开关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实施例一的电路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实施例一的机械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实施例二的电路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实施例二的机械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门扇及合页上的电控门锁,包括信号发射器组11、信号接收器13、电磁锁14、触点开关15、信号发射器电源12、电磁锁电源18,信号发射器组11、信号发射器电源12、触点开关15均安装于门扇21上,其中触点开关15安装于门扇21的把手211信号发射器组11通过触点开关15连接信号发射器电源12,信号接收器13、电磁锁14安装于合页上,电磁锁14、信号接收器13相互串联连接于电磁锁电源18的两极上,通过触点开关15使信号发射器组11通电工作向信号接收器13发出断电指令,电磁锁14断电,合页16的两页板之间的磁力消失,门可以打开,信号发射器组11内均设有自动延时,关门后,达到自动延时的时间后,信号发射器组11向信号接收器13发出通电指令,电磁锁14通电,合页16的两页板之间产生磁力使门上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8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消弧柜的电容电荷释放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主动式铰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