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射流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6382.2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周兴求;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粤昆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射流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包括吸入室和与吸入室连接的混合室的复合式射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中,生物治理技术,特别是水体曝气、微生物治理、生物操纵恢复生态系统等方法,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值得大力研究和推广。水体曝气就是采用人工方式向水体充氧,以加速水体的复氧过程,提高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
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水体深层曝气方法主要是鼓风曝气方法及其相应设备,鼓风机的噪音较大,所采用的相应设备曝气器包括吸入室;与吸入室连接的混合室;混合室后端设有的扩散管,吸入室前端设有喷嘴入口,一侧壁上设有空气吸入后,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低,吸气量小,气泡质量差,搅拌不均匀,不节能,而且所用的扩散装置对冷热层的混合效果不理想,甚至要采用专门的潜水混合泵来提高混合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氧转移率和混合作用方面有较大的优势,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将射流曝气器水平或竖直安装在水面上方或水中任何位置,噪音比鼓风曝气机显著减小,也不易被污泥堵塞的复合式射流曝气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复合式射流曝气器,包括吸入室和与吸入室连接的混合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后端连接有扩散管,扩散管后端连接有出口喷嘴,扩散管与出口喷嘴构成压缩室,压缩室内设有布水器;所述吸入室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空气吸入口和污水吸入口。
所述扩散管为中空锥台型。
所述出口喷嘴的喷嘴口为圆形,中间为矩形,上下为半圆形。
上述结构中,吸入室设空气吸入口和污水吸入口,一个用来吸入外界空气,另一个通过连接软管用来吸入污水,泥、水混合流体通过喷嘴进入混合室,避免流体间的相互干扰。
上述结构中,设有专门的压缩室,将流体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以提高溶气压力,提高气泡质量,保证空气中的氧气比较彻底地传递到混合液中,最终提高氧的利用率。
上述结构中,在压缩室后设一出口喷嘴,将混合液的压力能转变为动能,有助于剪切气泡,提高氧的传输效率;另外流体通过出口喷嘴排出,喷嘴上下为半圆形,出流可在射流器的上下形成旋向不同的涡流,水体搅拌效果明显,可以减小曝气死区。
上述结构的复合式射流曝气器既保留了传统射流曝气器的优点,有能显著地提高其氧转移率和动力效率,而且能充分利用流体的能量来驱动其它配套设备,使整个系统的能耗降低、设备减少。
本发明的技术性能如下所述:
1)吸气量,在喷射压力为0.15Mpa时,工作水深为5米的运行环境下,吸气量可达到1.2-1.5m3/min。
2)效率,动力效率最大可达2.5kgO2/kw·h,氧利用率可达到60%。
3)氧转移率,氧总转移率系数大,氧溶解效率高,根据清水试验,溶解氧(DO)最高可达到10mg/L。
4)水力搅拌效果显著,布水器及喷嘴能有效增大搅动范围,将输入能量有效分布于较大范围的水体中,减少流动死区,较小的动力即可实现均匀搅动与混合,有利于系统节能。
5)管理维护方便,
不易堵塞,维修方便,便于管理,吸入气体无需净化,工作噪音小。
综上所述,本射流曝气器在污水处理应用时具有充水比、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比常规曝气方式高,反应速率高,水力停留时间(HRT)短,耐冲击负荷性能强,运行效果稳定的特点。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污水、空气与泥、水混合液分别通过不同的吸入口经过喷嘴形成一定压力进入混合室,在混合室内的行程中形成一定的真空,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经过充分混合均匀后通过扩散管进入压缩室,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射流通过布水器和喷嘴喷出,对水体起到充氧和搅拌的作用。与传统射流器相比较,复合式射流曝气器的动力效率和氧利用率更高,吸气量更大,气泡质量更好,搅拌更均匀,更节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粤昆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粤昆仑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6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墙板与梁体精准定位安装连接结构
- 下一篇:防眩型高黏压敏粘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