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舷梯连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5223.0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储友涛;贺勇;陆健;任蕙;郑俊丽;李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江苏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舷梯 连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舷梯与码头、码头登梯及登船通道连接的舷梯连接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在船舶制造和修理领域,均通过舷梯连接码头、码头登梯及船甲板。
目前,该领域中,舷梯两端,分别与码头、码头登梯及船甲板的登船通道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随着水面的涨落及波动,使船体的高度,以及船体与码头的距离时常发生变化,这时,同一规格的登船梯边无法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换而言之,必须挪动船体,及配备多部不同规格的登船梯才能适用,增加了成本,同时费时、费力、费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舷梯与码头、码头登梯及登船通道转动连接的舷梯连接平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舷梯与码头、码头登梯及登船通道转动连接的舷梯连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底面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一连接转轴,连接转轴外围设有若干个滚轮。由此,平台本体通过连接转轴连接于码头、码头登梯或登船通道表面,使平台本体可在其上方360°转动,同时设置滚轮分担支撑平台本体的重量,使平台本体更加稳固,保证行人的安全,另外,使用滚轮减小了平台本体转动时的摩擦力,对平台本体的转动起到了辅助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滚轮通过滚轮转轴连接于平台本体底面,滚轮与滚轮转轴转动连接。由此,滚轮可在滚轮转轴端部360°转动,在平台本体转动时及时改变滚轮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滚轮与连接转轴间的距离相等。由此,使所有滚轮受力均匀,提高了平台本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台本体上表面为分体式盖板,分体式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由此,方便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舷梯连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舷梯连接平台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舷梯连接平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连接平台包括一正方形平台本体10。平台本体10上表面为分体式盖板11,分体式盖板11通过固定螺栓111固定连接,方便打开。
平台本体10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一连接转轴101,连接转轴101与平台本体10的下表面垂直。如图所示,连接转轴101包括位于连接转轴101中心的转子1011及套设于转子1011外的轴筒1012,转子1011与平台本体10固定连接,转子1011与轴筒1012不相连。因此,平台本体10可在连接转轴101端部于水平面内360°旋转。平台本体通过连接转轴的轴筒1012连接于码头、码头登梯或登船通道表面,使平台本体可在其上方360°转动。
连接转轴101的外围,四个方向处各通过滚轮转轴22连接有四个滚轮102,分担支撑平台本体的重量,使平台本体更加稳固,保证行人的安全。滚轮转轴22垂直于平台本体10下表面,每个滚轮转轴22与连接转轴101间的距离相等,使所有滚轮受力均匀,提高了平台本体的稳定性。滚轮102可在滚轮转轴22端部于水平平面内360°旋转,因此,四个滚轮102的活动轨迹为一以连接转轴101为圆心的圆。因此,在平台本体转动时及时改变滚轮的方向。使用滚轮减小了平台本体转动时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舷梯连接平台,用于舷梯与码头、码头登梯及登船通道的转动连接,连接于舷梯两端,便于调节舷梯与码头边沿的夹角,结构简单,活动灵活,适于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江苏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江苏熔盛船舶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52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